齐鲁晚报网

潍坊学院文学院以家访育人助力精准扶贫

     本报1月17日讯 寒假已至,潍坊学院2019年寒假辅导员家访活动正式启动。1月14日、15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姜书记带领辅导员一行四人顶着严寒和大雪,前往困难学生家中,在冷彻骨的冬日送去一丝温暖。
  1月14日,家访的老师们前往淄博市池上镇小里村的小璐家。沿途老师们对遍地的猕猴桃树惊叹不已。至村口便见小璐父亲,他紧紧握着老师们的手,对严寒冬日特意前来问候的老师们致以感谢。
  谈话中了解到,受天气影响,今年猕猴桃市场惨淡,种植者家庭入不敷出。老师们纷纷为解决猕猴销售问题出主意,姜书记建议,学校现在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小璐可以利用学校大好的创业平台,组织起自己的创业小组,通过新媒体渠道销售猕猴桃,这样既可以切实解决自家的猕猴桃销售问题,还可以作为“挑战杯”大赛的创业项目,又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一举多得。
  在家访后驶离淄博的路上,小璐发信息给辅导员说:“齐老师,是你让我不断地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从怀疑到非常坚信!”她还表态,只要创业项目可以解决自己的学费问题,就不再申请助学金,将国家的这部分钱给更需要的人。
  两年以来,文学院坚持“一个家访,三个提升”的工作思路。即通过贫困生家访提升资助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精准资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水平,实现精神“扶贫”;提升家校联动水平,实现共同教育。
  在这一目标的导向下,文学院打破校园“围墙”,以寒假贫困生家访为契机,让教师“走出去”,把家长“迎进来”,建立了学校、教师、家庭、学生四维一体的灵活、高效的长效联系机制,将寒假集中实地走访的传统家访形式与成绩单寄送、家长QQ群、家长视频电话等现代弹性制形式相结合,让家访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扩大和拓宽贫困生家访的活动范围与深度,努力达到教师愿意、家长满意、学生乐意的理想效果。                    齐晶 任亚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