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重整行囊再出发,融媒意识不能缺

     齐鲁晚报融媒编辑调度中心编辑
李晓东             

  从2017年来到融媒编辑调度中心,晚报给了我一个全新的平台。2018年,在领导、同事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得以在夜班编辑的岗位上快速成长,但自身能力欠缺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尤其身处转型期,对融媒时代的生存逻辑认知不到位。
  2018年8月份的寿光水灾报道,让我充分认识到,融媒编辑调度中心是报社转型的关键一环,融媒编辑作为媒体转型的探路者,不仅要对新闻事件的把握做到驾轻就熟,更要对媒体融合有充分的认知。
  我既参与了寿光水灾的一线采访,也参与了后方策划调度。尤其在现场采访时,认识到自己还是固化在一个纸媒记者的思维定式中,在现场缺乏随手拍新媒体素材的意识。后方调度时也仅仅站在报纸版面呈现的角度上,造成新媒体素材的缺失。例如在两名辅警救人时被洪水冲走的现场,再华丽的文字也抵不过一段视频给读者和用户带来的现场感强。由于缺乏拍摄视频新闻的意识和技巧,让报道陷入同质化的境地,影响了新闻最终的呈现效果和传播效果。
  在融媒时代,作为坚持内容为王转型思路的传统媒体人,除了坚持好报纸固有的深度,还要从智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等方面主动求变。内容方面,除了要注重于向自身擅长的产品链领域延伸,增强传播效果以外,还要有一次生产、多个端口多次发布的意识,实现融媒体时代的多样性传播。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互联网大潮让我幸运地成为一名融媒探路者,经历转型阵痛,面对新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我将重整行囊再出发,坚守内容为王的阵地,开拓融媒体的新疆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