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天桥区将打造携河发展主城区

  位于天桥区黄河北的济南新材料产业园。 天桥区供图
  天桥区人民政府区长窦虎
     1月19日,济南市天桥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天桥区人民政府区长窦虎代表区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8年天桥区圆满完成了区第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2019年,天桥区将深入落实全区“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坚持“三区引领”、重点突破,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戚云雷 通讯员 杨子

沿小清河
打造滨水生态发展带

  今年,天桥区政府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实际到账外资增长10%左右,出口创汇完成29亿元人民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
  为拓展新空间,天桥区将统筹黄河两岸发展,打造携河发展主城区。黄河南要突出功能品质提升,高品质地推进棚改旧改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启动实施一批、高效策划一批,力争完成拆迁100万平方米,供地1500亩。沿小清河打造滨水生态发展带和人文商贸轴,并突出北湖片区带动作用,尽快形成特色风貌,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黄河北要突出产城融合,将黄河北全面融入携河发展战略,着力破解土地制约瓶颈,有效盘活存量资源,力争全年供地1500亩。在资源配置、功能定位等方面,有效衔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规划,优化新材料产业园区产业布局。同时还要加快实施村庄整合,拓展北部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将区域短板变为地缘优势,努力实现黄河南北“两岸齐飞”。
优化营商环境
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

  为提升引资引智成效,今年天桥区将坚定不移把“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瞄准世界500强、全国500强等大企业大集团实施精准招商,力争全年完成招商引资120亿元,新引进投资类和注册类亿元以上项目30个,持续增强区域发展后劲。同时,制定全区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打造创业创新人才高地。
  优化营商发展环境,将持续深化“一次办成”改革,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一网办、就近办、一次办”,争创“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单位”。精简审批事项和环节,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不断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加强市场监管,强化社会共治,推动市场秩序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依法保障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营造有吸引力的政策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
打造宜居城区
二环北路西段将改造提升

  今年,天桥区将着力打造宜居宜业高品质城区。在设施功能方面,实施创业路、新沙北路等道路改造建设,争取启动二环北路西段改造提升;对北园高架、建邦大桥等出入口进行渠化改造,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通行能力。配合做好轨道交通、跨河桥隧等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对天成路西辅道、二环北路与无影山北路路口、大明湖北门等5个路段实施积水点改造,提高城市防汛能力。启动前后引河片区、山化片区管网改造,实施万盛大沟综合整治,切实解决重点区域雨污混流问题。
  在城市管理方面,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构建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以城市提升“十大行动”为抓手,继续保持拆违拆临高压态势,深化“无违建”创建活动。突出对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城市顽疾的常态化管控治理,加大城乡道路保洁力度,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营造干净整洁、舒适有序的城市环境。
  同时,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深化落实“河长制”,加快升级工商河等沿河风光带,进一步呈现“水清、岸绿、景美”。结合棚改旧改、片区开发、拆违拆临,高标准实施建绿透绿工作,打造集景观休闲于一体的街头游园。重点实施蓝翔中路、徐李路等17条道路的绿化景观建设和提升工作,尽快形成“推窗见绿、出门游园”的新环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