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历城加快建设活力之城魅力之城

  提升发展中的历城。 王啸 摄
  历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刘科
     1月19日,济南市历城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历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刘科作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是历城区坚持新型城镇化主线、乘势而上建设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的提升之年。历城区将全面对标市委“1+474”工作体系,全面落实区委“117”工作思路,坚定不移争当新时代全市走在前列排头兵,加快建设新时代活力之城、魅力之城。

  本报记者 刘雅菲
通讯员  张鹏         

城市形象彰显新气质
群众幸福感实现新提升

  “2018年,历城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0亿元,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完成102.8亿元、增长13.7%,其中税收收入92.6亿元、增长18.8%。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20%,全市排名第1位。”刘科在报告中通报了一组可喜的数字。同时,历城区再次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投资潜力百强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和科技创新百强区,并成功入选首届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荣获五个‘全国百强’,也标志着历城跃升新的城市能级。”
  在过去的一年,历城的城市形象也彰显出新的气质。21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4亿元。济南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通车,华山生态湿地公园开门纳客、再现“鹊华烟雨”盛景,百年历史积淀的洪家楼商圈亮出新颜值,唐冶新区十年蝶变、加速崛起,彩港、郭董等片区开发建设日新月异。更加注重从城市的规模扩张向城市的内涵塑造转变,深入实施城市提升十大行动,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绿地”保卫战。“山、泉、湖、河、城”交织辉映,“人、文、商、娱、行”深度融合。“齐鲁首邑、魅力历城”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异彩。
  同时,群众幸福感实现新提升。民生及社会事业支出达到53.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增长10.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46230元和19873元,分别增长8%和8.5%。“一次办成”改革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压倒性态势初步形成;一批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市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报告指出,2019年,历城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全面对标市委“1+474”工作体系,全面落实区委“117”工作思路,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激发区域发展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进民生福祉改善,坚定不移争当新时代全市走在前列排头兵,加快建设新时代活力之城、魅力之城。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成年度节能减排降碳任务。“这些目标的确定,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体现了争当排头兵的目标定位,是积极稳妥的,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刘科在报告时说。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历城区将聚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坚定不移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同时还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以双招双引积蓄发展动能,以优化服务激发发展活力。在这一方面,历城区坚持招商引资“生命线”地位不动摇,紧盯大型央企和国内外各类500强企业,以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行业隐形冠军,着力引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重大产业项目和“独角兽”“瞪羚”企业,力争在百亿元乃至千亿元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并且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努力实现“招才引智”与“聚才用智”有机结合,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圈。
  优化营商环境,仍将是历城区今年的重点工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稳妥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一次办成”改革,完善区本级和街镇便民服务无差别“一窗受理”模式,积极推行“不见面审批”和“一门式、一网式”服务。
推进精致建设
深化城市精细管理

  聚焦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大力实施“交通枢纽支撑、产城融合协同、绿色生态保障、片区组团推进”战略。以此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历城区将推进精致建设,完成郭董、彩港等片区拆迁扫尾。像给自己父母盖房子一样开工建设省级棚改安置房4008套,新东站、彩港等片区回迁安置群众3万余人,分批启动各片区村民保障房建设。建设开源路南延、世纪大道、虞山大道等12条城市道路,改造提升东晨大街、彩西路等29条城乡道路,完善综合交通路网体系。“还要推进总投资4095.6亿元的192个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800亿元。”
  在深化精细管理方面,则将持续推动城市更新和拆违拆临建绿透绿,整治提升山大二宿舍等52个老旧小区,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90万平方米,积极稳妥推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建设18处街角公园、口袋公园。巩固提升杆线牌匾、交通秩序等专项治理成果,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新建改造公厕15处,推行老旧小区和学校周边道路泊位限时停车。持续对济南东站、“三高”沿线、主干道等重点区域实施绿化、亮化、美化提升。
  要坚持保基本、提品质、增活力,既要量力而行更要积极作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改善。要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新扶持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不断扩大就业援助,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年实现新增就业1.3万人。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继续提高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65岁以上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低保及低保边缘、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力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3处农村幸福院。
  加快推进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3所;探索“优质学校+学区”“优质学校+农村薄弱校”等模式,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打铁必须自身硬,砥砺奋进勇担当。”报告指出,全区政府系统必须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努力建设新时代群众满意型政府。
  要把政治建设放在政府自身建设的首位,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坚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升思想境界、提升工作标准、提升责任担当,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安排,以实际行动确保政令畅通,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同时,要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政府活动全部纳入法治轨道。“要始终坚持争创一流、争做实干家、争当排头兵的工作要求,敢向高处攀、敢和强者比。”刘科在报告时表示,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同时,还要坚守廉政底线。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成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驰而不息转变作风。坚决治理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落实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