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宣传正能量就应当不遗余力

     “我们是国家的建设者、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奋斗使中国从贫穷落后愚昧走向富裕文明,老百姓能过上舒心的好日子。”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兼职)、新时期产业工人杰出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齐鲁晚报“金牌读者”许振超20日下午在“追梦2019”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年度盛典暨齐鲁壹点粉丝节上分享了新时代追梦人的畅想。

  本报记者 马云云 崔岩

壹点粉丝节是创新升级
  “今天活动的一些细节让我挺感动。”作为“金牌读者”,许振超见证了齐鲁晚报和齐鲁壹点一路走来的坚定。他说,齐鲁壹点粉丝节是创新和升级,是融媒转型的有益尝试,深化了齐鲁晚报的品牌渗透度和广度。现场他看到很多忠实粉丝参与度非常高,全情投入,“可见这些活动密切了媒体与群众间的距离和感情。”
  现场分享的“最美人梯”等温暖故事让许振超印象深刻,他说,宣传这类正能量新闻事件,就应当不遗余力。
  “用户在线上,这应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许振超说,这样的创新和升级,也对记者和编辑提出了更高要求,期望齐鲁晚报和齐鲁壹点在改革中审时度势,更积极地关注社会热点、反映民生难点,发挥新闻客户端的优势,宣传能力越来越强、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为新一代追梦者的奔跑呐喊助威,展现新时代媒体人的崭新形象。
最大的改革是思想改革
  许振超用个人经历诠释了个体与改革开放的密切联系。许振超出生于1950年,“我们那代人,从小树立的远大理想是为了祖国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踏入社会后他逐渐感受到,让中国改变面貌需要亿万劳动者拿出“夸父追日”般的精神才行。
  许振超清楚地记得,自己1968年进入青岛港大门到改革开放的十年间,青岛港的年吞吐量不过几千万吨。当时,他站在高高的吊车机器房顶上可以看到胶州湾里到处停满了等待装卸的轮船。
  “有的最长停了三个月,就因为码头太小,货卸不下来。”改革开放让青岛港焕发生机,新理念发掘出码头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在青岛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经接近2000万标准箱,港口的总吞吐量超过五亿吨,成为世界上装卸集装箱最快的码头。
  “这是把自己前途命运和祖国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取得的成果。”他说。
  2019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又一个春天。许振超寄语年轻人,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戒骄戒躁,不要随波逐流。最大的改革是思想意识的改革,年轻人应当多思考,努力去做正直、善良的人。树立危机意识,多储备知识、技能,保留好“阵地”,才能在必要时异军突起,接好、接稳国家建设的“接力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