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人生每时每刻都是起跑线

     本报记者 马云云 崔岩

  1月20日下午,“追梦2019”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年度盛典暨齐鲁壹点粉丝节上,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长英分享了对创新发展的前沿观察。
  在李长英看来,创新的形式分为“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新”两种。“无中生有”是开发新产品或技术,这种原始、颠覆式的创新较难,但模仿创新相对简单。比如美国一名大学生设计出可旋转的圆形插排,节省了很大空间,销售好、利润高,这就可以启发我们思考。
  李长英以山东举例说,每个人都是新旧动能的推行者、践行者,平凡的工作也可以创新。“很多人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创新,人生每天、每时每刻都是起跑线,这个小时输了下一个小时可以补上。”
  李长英建议,不要过多依赖政府,“更多创新来自民间、各个单位和我们自己”。此外要有科学精神,尤其是量化的精神。
  自由思想也是创新的要素之一。李长英认为,不要设定模式,现在学校在培养孩子时要求填写标准答案,而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此外还有提供时间保障。社会发展非常快,每个人都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应给年轻人、员工一定时间,允许他们慢慢做出更多成果,“不要急功近利,一定要沉住气,企业家不要总想着挣快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