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93岁孤寡老人告别“无声”世界

   新区·看点
C04
2019年1月22日 星期二 编辑:李蕊 组版:李腾 校对:马云雪
  本报记者 马云雪
视频见习记者 梁响

  “耳朵听见声音了!能听见说话了,好,真好……”20日,石桥镇敬老院里一派其乐融融。作为敬老院里的常客,济宁岁耕农场通过本报“心愿漂流瓶”活动得知93岁孤寡老人想倾听外面世界的诉求后,为老人送来并佩戴上了助听器。同时,他们还为敬老院140余位老人每人都送上了一套保健器材。收到礼物后,老人们十分欣喜。
  扫码看视频
  山东岁耕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帮老人戴助听器。
  收到爱的礼物
老人们心里暖

  “耳朵清晰多了!能听见说话了,好,真好……”20日上午10点,石桥镇敬老院里十分热闹,院中晒暖的老人将目光投向了93岁的孤寡老人郝子义。此刻,山东岁耕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场长周黎明正动作轻柔地将助听器塞进老人右耳中。随着不断调试,郝大爷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郝大爷年龄最大,为人又好,他能听到声音比什么都强。”一旁的赵大爷附和道。
  “前段时间还念叨着,要是有个助听器该多好,今天就给俺送给来了。”郝子义老人双手合十再次表示感谢。石桥镇敬老院副院长李海峰告诉记者,郝大爷一直孤身一人生活,7年前住进了敬老院。一开始,他还能和其他老人们一起打打牌,聊聊天。可最近两年,老人听力下降得厉害,如今不仅不能看电视、听收音机,给别人聊天也总插不上话,老人很孤独。“由于和别人交流起来比较吃力,他平日只能推着车子在院子里活动。”李海峰说,老人最近总念叨希望有台助听器,没想到这个心愿刚说出来,就有爱心人士伸援手。
  68岁的张大爷谈起郝大爷,竖起了大拇指。他说郝大爷虽最年长,可是有一颗热心肠。平日,敬老院里拖把、簸箕都是消耗品,一年最多能用坏一百多个拖把。郝大爷看到后隔三差五亲手制作拖把,美观又结实。
  而在院子的另一边,能够自理的老人们聚成一堆,排队等待他们期待已久的小礼物。“大家别着急,保健球与握力圈人手一个,如果不会使用没关系,一会教给大家……”拿到一对银白色的玉石保健球,老人们不由自主地把玩起来。单手拖着俩球,一点点的挪动手指,不一会保健球在手中慢慢摩擦旋转起来。其中83岁的王庆湖老人动作最为熟练。“我以前玩过钢制的保健球,这个对手、脑都好。”王庆湖开心地说。
小物件有大作用
细节体现关怀

  “别看这些东西不起眼,对老人用处大着呢。”李海峰介绍,这些保健球、握力圈,能够很好的锻炼老人的手力、指关节,还可以通过旋转等多种方式活动大脑,防止身体功能过早退化。
  此外,敬老院里老人吃的饱、穿的暖、住宿条件也好,但唯独在健身与康复器材上空白。之前很多老人说过想有了把玩的小物件,没想到一下送来了一百多套,这还多亏了老朋友山东岁耕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是山东岁耕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进石桥镇敬老院慰问的第6个年头,每逢佳节,他们便带着最新鲜的时令素材与物资送给老人,而敬老院则成了像亲人一样的存在。周黎明坦言,从企业开办以来,他们就认定企业无论发展好坏都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而做公益传递正能量便是重要的一项。
  “之前一直都是盲目的送来一堆物资,有自产的无公害水果、杂粮、衣物等,但今天通过参与这期活动,对公益有了新的看法。”周黎明说,以前坚持送东西都是停留在“表面”,没有仔细去考虑过老人们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就像郝子义老人,他不愁吃穿,能够与外界交流沟通却是他最大的需求。看到他能听到声音,不由自主地有一种幸福感。所以有针对性的关心帮扶,才是做公益的目的所在,未来企业要精准的去了解去关心帮扶才是。
  老人们收到新年大礼。
社区草根艺术团 盼望添些新装备
  许愿人:许庄街道文化站 新年愿望:话筒架 乐谱架
成就事业公益先行,奉献爱心回报社会
  山东岁耕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集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电子商务销售,以及家庭、企业、食堂等会员制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园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当地粮食的发展,并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帮助农民增收。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之间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产业效益开发,实现多方共赢。
  谈起最初做公益,还要回到2004年,山东岁耕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总看到石桥镇石佛村贫困儿童田某因家境贫困即将失学,当即联系上当地村委,愿意无条件资助学费和生活费。从那时开始,石佛村哪些品学兼优的孩子因贫困无法继续上学,哪些孤寡老人还在为温饱发愁,他都会操心。
  近年来,他们专门拿出果树拍卖的资金,资助了20余名太白湖新区的贫困儿童。同时,企业还多次安排工作人员给石桥敬老院送去新鲜水果和精品杂粮。目前,企业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精准扶贫20个村的60户贫困户,通过直接发放助困资金每户1600元/年,共计10万元。与此同时,他们还优先招聘贫困户在农闲时来公司进行打工,增加收入。
  “文化站里如果再添置一些话筒架、乐谱架,排节目时刚好能用得上……”20日上午,临近春节,许庄街道文化站的草根“明星”们正为演出加紧排练。谈起新年愿望,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出了这个心愿。
  许庄街道文化站共有50余位志愿者。他们中,不仅有10岁的小学生还有78岁的老人。去年,这支志愿者队伍,共奉上大小演出80多场。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与演出的增多,惠民文化演出所用的道具、服装开销也越来越大。虽然,文化站的成员们主动自掏腰包,但很多器材还是出现了短缺。
  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文化站站长白书忠介绍,文化站表演的节目基本都是成员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既有老戏新唱,也有接地气的原创曲目。目前,文化站的成员们正在加紧排练,争取在春节到来之际为市民带来更多精彩的演出。
  今年,文化站的舞蹈节目《红军不怕远征难》,还成功入选了中国老年福电视频道2019全国中老年电视春晚。这不月初刚录制完,整个文化站的演员们都在为能够“走出去”而高兴。
  谈起新一年文化站里有什么愿望时,白书忠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文化站有一些金额补贴,但不是很多,如果可能,希望买一些话筒架、乐谱架就更好了。”他表示,由于设备有限,现有的话筒架、乐谱架,只有在正式演出时才舍得拿出来使用,以保证演出效果。如果未来再添置些演出设备,让成员们再日常排练中也能用上得手的装备就更好了。
  本报记者 马云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