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齐鲁大讲坛:贴近的语言更有力量

  2018年6月2日,齐鲁大讲坛现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为小观众签名。(资料片)
  2018年5月20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做客第158期大讲坛,座无虚席。 本报记者 张中 摄
     20场精彩讲座,汇集知名专家教授,聚焦社会思想热点,齐鲁大讲坛在2018年为群众献上了一场场知识盛宴。一路走来,2018年是齐鲁大讲坛开办以来的第九年。作为一项面向社会的公益性讲座,在信息芜杂的时代,齐鲁大讲坛坚持用权威的信源拨开认知的迷雾;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的时期,善于用通俗语言搭建政策解读平台。九年来,齐鲁大讲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传递学术好声音、社会正能量。
  本报记者 李师胜     

每场观众300人次
全网阅读量达五千万

  “我是一名技术工作者。去年上半年,现场聆听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专家闫安老师的讲座,这让我在增强专业素质方面获得了很大的帮助。”家住济南市历城区的“坛友”郭泗晓在投稿文章中说。与郭泗晓感同身受的听众不在少数。
  今年1月初,为了增强与观众的互动,齐鲁大讲坛在休坛期间,通过齐鲁晚报“报网端微”等多平台同时推出了“坛友说”征文活动,在近半月的征稿期内,一篇篇“走心的”稿件纷至沓来,获得热情响应。
  过去的一年,齐鲁大讲坛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听众搭建了一个“充电”的平台,学习历史、激发兴趣、求取新知、理解新政……
  “欧阳爷爷,等我长大了,我要将目光对准浩瀚的星空。”2018年6月2日,著名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做客齐鲁大讲坛,一名小男孩在讲座后,向欧阳院士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讲座当日,听众坐满了偌大的山东博物馆一楼学术报告厅,备用座椅用尽,还是有部分听众站在过道甚至席地而坐。讲座互动环节,第一次与往日只能在电视里才能见到的“嫦娥之父”近距离面对面交流,孩子们“脑洞大开”,提出各种问题。
  据统计,2018年,齐鲁大讲坛共在山东大学和山东博物馆举办20场讲座。平均每场讲座的现场观众人数能够达到300人次,通过“报网端微”全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经过多次传播,累计全网稿件阅读量达到5000万。
  23岁的王艺达是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土建专业方向的学生,他表示,自己对历史与文化感兴趣,“有时间就过去听,去年听了三场讲座,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大讲坛就是我了解其他学科知识的窗口。”
  除了学生,齐鲁大讲坛也受到了公务员群体的欢迎。“根据微信公号预告,去年选择性听了三场讲座。”今年34岁的李颖在政府机关工作,对这种权威性讲座很感兴趣。
  退休老人王镇瑜是齐鲁大讲坛的老听众,她每次到场都会用一个笔记本记录嘉宾们的精彩语句。去年10月13日,在听国防大学的卢勇教授讲座时,她带了红蓝两种颜色的笔,用红笔记录下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同时用蓝笔写下自己闪念之间的随想感悟。
专车司机是“坛友”
讲座嘉宾“很意外”

  从齐鲁大讲坛获益的不仅仅是听众,很多专家学者做客齐鲁大讲坛时,也有满满获得感,有嘉宾直言“还要再来一次”。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就是第二次做客齐鲁大讲坛。2017年7月,欧阳自远首次做客齐鲁大讲坛主讲“中国的探月梦”,引发了大批观众追捧。现场爆满的观众人数、讲座后不断抛出的观众提问,都深深感染着这位时年82岁的科学家,“今年讲月球,明年可以来讲讲火星嘛。”老人一句话与齐鲁大讲坛定下了来年的“火星之约”。
  2018年的夏天,“约定”如期而至,欧阳自远院士再次做客齐鲁大讲坛。讲座恰如预料依旧火爆,一座难求。讲座结束后,80多岁的老院士像个亲切的老朋友,面对观众提问,坚持站在讲台上一一解答,与现场数百名听众之间没有丝毫的距离感。
  听众的水平和热情,同样感染和改变了第一次做客齐鲁大讲坛的国防大学教授卢勇的想法。
  2018年10月13日下午,卢勇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听众获益匪浅多次报以掌声。“之前听自己讲座的多是政府、军队领导干部,讲座开始前自己有些忐忑,以为这次讲座内容听众可能不会很‘感冒’。”在讲座后的互动环节里,一个个深刻的提问让卢勇感受到了听众的历史学素养。
  有意思的是,卢勇教授在回程赶往济南西站的路上,与司机聊天时发现,专车司机是齐鲁大讲坛的“粉丝”。这让卢勇对齐鲁大讲坛的社会渗透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感受。“齐鲁大讲坛是城市的窗口,从这个窗口中,普通老百姓可以获得专业、权威的知识,这是城市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山东师范大学的年轻学者李红春副教授主持了卢勇教授的讲座,并在微信朋友圈发了条长文:“很期盼有那么一天,听场高水准的学术讲座,能成为市民们喜闻乐见的周末休闲方式。在这一方面,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释放出很大的能量。比如,在周末多举行一些学术讲座,并免费向市民开放……”
面对面更直击人心
每一次掌声都是肯定

  据悉,齐鲁大讲坛自2010年由“齐鲁讲坛”升级迄今,在所走过的9个年头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讲坛形式面临着移动互联时代的考验。
  事实上,从齐鲁大讲坛运行效果来说,只要切中听众需求,依旧可以带来巨大线下流量并形成用户黏性。传统的面对面方式比隔屏互动更能直击人心,每一次掌声和微笑都是对线下讲座形式的肯定。线下问答的互动效果也是网络讲座难以比拟的。欧阳自远、卢勇、李玫瑾、管清友、李迅雷、赵昌文……每一位嘉宾讲座结束时,听众都会围拢在专家学者身边,继续提问、继续交流、求合影、求签名,意犹未尽。
  线下,听众对大讲坛的需求依然“刚硬”;线上,讲座内容的传播也在不断扩展。齐鲁大讲坛主办方借助齐鲁晚报及其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通过全媒体传播渠道,以客户端图文直播、微信发布、短视频等多种方式,通过互联网内容平台广泛传播。
  去年9月,齐鲁大讲坛邀请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韩华主讲《孔门理财学与文化自信》,在齐鲁晚报的全媒体矩阵传播后,解放日报对此进行关注,专门来要演讲内容并刊发了整版稿件。此前,《解放日报》《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对齐鲁大讲坛嘉宾闫安、单霁翔、欧阳自远、金元浦等进行了专访并整版发文。
主题紧贴时事政策
把好知识传播出去

  作为齐鲁大讲坛的主办方,山东省社科联与齐鲁晚报、山东大学、山东博物馆一起,努力精准把握好每一场讲座的选题方向,省社科联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齐鲁大讲坛的意义是努力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搭起思想交流的桥梁,秉承这种观念,把最权威的声音传递给社会,把最有益的知识传授给民众,把核心价值观传播给更多的人。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坚持权威发声的同时,挤压不实声音的生存空间。”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科学理解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 新经济 新动能》……2018年的讲座选题,每一个都紧跟时政热点,解读中央和山东的大政方针、民生关切,把看似高度凝练的政策要点,用百姓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易于传播的方式触达到更多人。
  因为主题紧贴时事政策,一些单位还把到大讲坛听讲座作为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实践方式。
  凭借九年积累,齐鲁大讲坛已经成为一面旗帜,在打造省内“网红”学者、传播先进研究成果方面蓄势待发。2019年,齐鲁大讲坛将继续坚持规范化运作、系列化选题、高端化选人、多平台传播,在保持原有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推广省内优秀学者的同时,将自身进一步打造成为智库型宣传高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