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伊朗队三板斧为何吓不住日本队

  伊朗队球员无比失落。 新华社发
     李志刚

  单看伊朗3:0赢中国队那场比赛,很难想像这样强悍果敢的一支队伍,会在半决赛里0:3被日本队收拾得服服帖帖。是伊朗队前后两场发挥失常吗?可能有部分因素,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们的对手不一样,伊朗队能唬住中国队的那几招,到了日本队面前压根就起不了作用。
  逼抢、身体、不讲理,这是伊朗队对付中国队的绝活,从1997年亚洲十强赛到这一届亚洲杯,他们打中国队向来就是如此简单粗暴。逼抢,指的是伊朗队打中国队,从来都是全场紧逼,90分钟跑个不停;身体,就是伊朗队喜欢与中国队“贴身”,而这个,向来是大多数中国运动员,包括足球之外项目的运动员,极为忌讳的,别人一上身体咱们就完戏;不讲理,是说伊朗队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大家不妨回忆一下中国队当时的三个丢球,每个球,中国队的后防球员与伊朗队的前锋都至少是“二分之一”即平等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后卫球员都处在“优势身位”,在中超之中,前锋是不会“傻”到去拼这种机会渺茫的球,即便“拼”,也只是象征性地意思一下,于是,当伊朗队的“傻”球员都冲上来之后,中国的后卫们,从冯潇霆到刘奕鸣再到石柯,都不知道怎么样做了,球,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丢了。
  在中国队身上吃到甜头的伊朗队,亚洲杯半决赛遇到日本,还想如法炮制,没准他们认为日本与中国都来自东亚,也会害怕这套玩法。出乎伊朗队意料的是,日本队表现得沉着镇定,依靠良好的技术、合理的跑位、有效的传接、优秀的组织,见招拆招,压根就不吃伊朗这一套。这场半决赛,上半场,双方比较均势,到了下半场,伊朗队沉不住气了,于是他们开始犯错。伊朗队的第一粒丢球,缘自于第55分钟,该队五名球员集体“走神”,齐刷刷去找裁判理论,导致日本队南野拓实“捡了个漏包”,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准确传中,大迫勇也轻松进球,随后伊朗队兵败如山倒。
  赛后总结分析这场比赛,很多人在说,要是没有伊朗五名球员“神经质”般的表现,就没有日本队的轻松进球,也没有日本队的大胜,其实更应该关注的是伊朗球员为什么“神经质”——这就跟中国迎战伊朗时,冯潇霆等人,犯了同样的错误是一个道理,他们的神经被对手折磨得过度紧张,所以才瞬间崩盘,不是这名球员崩就是那名球员,不是这一会崩就是几分钟之后崩。简单地说,就是犯错误的人,已经“受不了了”,那一个瞬间的他们,已经不能再用正常的思维去理解。
  比赛对决,很多时候都是一种精神上的煎熬、一种相互之间的对抗甚至可以说是折磨。有位军事家说过“战场上的胜负,往往就看谁能多坚持最后五分钟”,足球赛事也是如此。伊朗队就像只会三板斧的程咬金,对付中国队三下五除二,轻松写意;但同一套招数,在修为有成的日本队面前,只能说如同儿戏,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日本队“有修为”“有功夫”“见过世面”,所以不怕瞎诈唬的。中国队怎么办,想学伊朗,咱没那身体;想学日本?有人说要学习日本足球“坚持不渝”的精神,这话怎么说呢,也对也不对,最好修正为学习日本“坚持不渝,遵循足球规律”的精神。就是说,不仅要坚持,还得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否则的话没个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