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年轻父母乐于求雅,《诗经》《楚辞》成取名宝典

     专家表示,父母给孩子取名,不但讲究寓意美好、读来朗朗上口,最好还能写出来字形匀称,所谓“音、意、形”兼而有之。照此标准,“梓”的走俏顺理成章。“梓”作为中间字时,搭配灵活多样,读起来余味悠长。在意涵方面,“梓”也分外雅致,它原有落叶乔木、故里之意,出自《诗经·国风·鄘风》。《诗经·小雅·小弁》则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说的是家乡的桑树和梓树为父母所种,表敬意。运用到人名中,这个字还能引申为生机勃勃、茁壮成长、自强不息。依据“寻常景色,如臻化境”的取名原则,“梓”入名,意境愈发雅致。这种取名方式反映了年轻父母对典雅的偏好。
  在学者眼中,对比“建国”“建设”“爱民”等带着鲜明时代印记的名字,如今的风潮与其说复古,不如看成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更为贴切。民间甚至有“女《诗经》男《楚辞》”的说法,许多名人雅士的名字都能从中找到来历。比如王国维、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屠呦呦等,他们的名字皆出自《诗经》。周信芳、南怀瑾、朱自清、戴望舒、马伯庸等名字,则在《楚辞》里有迹可循。
         本报综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