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新小区需配建养老设施

  历城区祝甸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内老人正在锻炼身体。 本报记者 王杰 摄
     30日,在济南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面复现场,济南市人大代表傅强、刘庆仁分别提出了“关于满足群众就近养老需求的建议”和“关于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济南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新建不少于163处养老服务设施,力争到2020年,全市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本报记者 王杰 刘飞跃 刘雅菲      
养老服务设施
与开发项目同步建设

  “目前济南市的养老设施位置相对分散,有的甚至建在郊外,不少老年人在家门口难觅合适的养老设施。”济南市人大代表、山东鹏飞律师事务所主任傅强建议:利用现有条件在社区开设方便群众的大小不一的养老公寓、养老所、养老室供广大老年朋友选择,满足就近养老需求。
  济南市民政局副局长成文元介绍,为了方便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的诉求,济南市正在完善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运营体制。针对新建住宅小区,济南制发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监管暂行意见》和《关于加强新建住宅小区配件养老服务设施用房规划、建设和移交管理的通知》,坚持与开发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报批、同步建设、同步核实、同步验收,做到“五同步”。在项目规划、土地招拍挂、土地熟化、建设施工、预售许可、竣工验收等环节设置制度卡口,各相关部门共管共治,形成合力。
  成文元表示,根据上述规定,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列入土地招拍挂条件,由土地竞得者实施同步建设,分期开发项目必须安排在首期建设,建成后无偿移交区县政府,交由专业机构运营。对新出让住宅和商住小区地块,未按规定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或配建标准不达标的,实行一票否决。“2018年全市出让的9宗居住地块中,配建养老服务设施24处,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2018年,我们共解决了298个老旧小区的养老设施。今年也将继续推进。”针对老旧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较少的问题,成文元说,对于未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或养老服务设施不达标的老旧小区,将由区县政府采取购买、租赁、置换或利用闲置资源和存量房产改造等方式,按照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逐年清偿。
扶持品牌企业
投入养老服务业

  “除了多建养老服务设施之外,我希望政府能落实和加强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优待政策,将居家养老向健康养老、社区养老以及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转变。”济南市人大代表、莱芜区凤城街道戴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刘庆仁建议。
  “今年我们将建设不少于163处养老服务设施。”成文元说,截至目前,全市养老服务设施1554处,其中,市级养老服务中心1处,区县养老服务中心6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6处,社会日间照料中心473处,农村幸福苑870处,养老机构148处。“力争到2020年,全市基本形成以区县养老服务中心为骨干,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敬老院)为支撑,以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和农村幸福院为基础,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成文元称,构建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为此,济南市正在重点引导扶持品牌企业投入养老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对限制企业厂房、商业设施等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改造,用于养老服务。“我们正在完善养老服务发展投融资渠道,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
  成文元表示,为方便老人居家养老,济南市也正在发展“互联网+”,构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开展智慧养老。据悉,济南市历下区、槐荫区等区县建立了区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力争尽快实现市、区两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全覆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