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2018年,济宁残疾事业开创新局面

   2019年1月31日 星期四 编辑:陈鸿儒 组版:曾彦红 校对:唐首政
专题
T25
  精准康复实现全覆盖
家门口有了“康复之家”

  “环境宽敞明亮,病房干净整洁,随处可见无障碍设施,别提多方便了!”在济宁残疾人康复中心,杨女士感慨,这里不仅床位多,还有针灸、刮痧、拔罐、药浴、督灸等系列科室。听说过段时间这里还将设立骨关节康复评定室、眼科康复评定室等。
  日前,覆盖济宁48万残疾人、备受瞩目的济宁市残疾人康复就业中心启用。作为鲁西南规模最大、服务最全的市级康复中心,将在残疾人康复医疗、就业服务、培训指导、创业孵化等诸多方面,成为济宁残疾人公益性综合服务的指导中心和窗口。同时,邹城残疾人康复就业中心也已启用,8个县市区落实康复中心机构编制,6家康复中心投入运营且运转良好,3家主体工程完工,现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截至目前,济宁市残疾人精准康复实现全覆盖,一年来,济宁共为58783名残疾人提供了基本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率达100%;其中,0-9岁残疾儿童达到1795人,配发辅具7803件,适配假肢313人。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残疾人签约人数达8.5万人,精神病患者签约2.5万人。
残疾人权益有保障
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提升残疾人保障水平方面,济宁各级残联积极推动“两项补贴”提标扩面,并做好养老、医保、危房改造等政策衔接、核实工作。2018年。济宁11.02万人次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3.5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了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全额补贴,6.8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额补贴政策,48489名残疾人纳入低保救助范围;符合条件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按照单人户纳入低保等特惠政策全面落实。
  同时,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613户、无障碍改造423户,连续两年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购买扶贫特惠保险;为贫困残疾人购买了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密实的社会保障网确保了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残疾人就业工作方面。2018年济宁4个市直部门首次完成残疾人公务员招录工作,实现了机关单位专岗招录公务员零的突破。微山、邹城、鱼台、嘉祥出台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此外,全市共扶持残疾人就业基地40处,辐射带动残疾人就业800多人,扶持残疾人创业标兵和致富能手50人;圆满举办全市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72名残疾人选手同场竞技,尽显风采;组队参加全省残疾人岗位精英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残疾人权益保障力度方面,济宁市全面落实助学政策,其中各级残联落实资金504万元,救助各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2413人。为316名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为714人提供上门评残办证服务,11个县市区落实了持证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政策。并加快推进残疾人居家无障碍工作,对565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组织无障碍督导体验活动23次。
  2019年,济宁市将加快保障和改进残疾人民生,不断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团结带领残疾人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并以必胜的信念、背水一战的决心、攻坚克难的勇气啃下最后的硬骨头,不让一个残疾人在小康路上掉队;抓住残疾人脱贫、就业创业、康复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工作领域的主要矛盾,打通制约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最关键节点,开创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
  本报记者 晋森 马云雪

  回首2018年,济宁市11.02万人次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6.8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额补贴政策;残疾人康复医疗、就业服务、培训指导、创业孵化等工作再创新高……一组组数字、一项项政策,济宁残疾人民生、康复、文化体育、维权等事业硕果累累。2019年,力争残疾人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开创发展新局面。

  2018年,济宁市残疾康复等项目取得长足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