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井组“查体”,“补调养”焕发新活力

     1月10日,广利管理区技术人员王军红一上班就开始忙活,她要把莱1侧217补孔下电泵的处方整理入档,并按照这次实施的问题,对莱1斜更8井组的处方进行微调,实现全面提升。
  去年9月份以来,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开展“我为井组开处方”活动,由地质所牵头,全厂技术人员对所管井组全面查体,通过补调养焕发老油田新活力,通过开处方激活油藏经营新理念,通过单井到井组的点面融合实现经营意识、经营方式的新变化。
  本报记者 邵芳 
通讯员 田真 张霞 刘薇


抢着主动看
  “这个我们哪会呀?”4个月过去了,王俊英仍然记得当时的第一反应。
  9月底,营一管理区技术室开会,传达采油厂“我为井组开处方”的活动方案,技术人员王俊英一听到“处方”两字,就觉得遥不可及的高大上,畏难情绪满满。直到一周后,管理区经理王继东的一句“这就是你们的处方”点醒了她。
  在营一,每周二各负责人带管块技术人员到基层进行示功图分析,进行油水井措施摸排、增效调整。敲定几口水井的调整方案后,王继东一边询问他们“处方”运行情况,一边说“把单井放到所在单元里,整体分析整体调整,这就是你们的处方”。
  “方向一下清晰了,方法自然好找了。”此后,王俊英在内的7个技术人员把这个思路放到日常工作中,找到不少新路子。那段时间,油井营11斜更90含水上升,传统思路是调整对应注水井和临井。这次,王俊英梳理了整个井组,不仅这口井,还有2口井采液强度大,及时调整配产,3口井含水都在下降,累计增油52吨。目前,该区已上报19个处方。
  相较王俊英的变化,盐家管理区技术办的人员那叫一个折服。“7.6个小时就能换回5.8吨产量,也是服了。”技术室主任刘凯说,挂职副经理高师华通过“工作式培训”带着人员摸处方,连油井的间开时间都精确到小时、分钟。全区11口间开井每天平均开井时间从8.2小时优化到15.8小时,日油水平从10.7吨上升到16.5吨。顺着这个思路,他们一共提报了7项高效处方,累计增油869吨。
学会整体看
  “总算用上了!”这事儿,地质所技术人员乔立立都盼仨月了。
  “营11区块的油井效益都不错,但油层深,管柱长,只是提、下管柱的劳务费就得十几万。我就提前备上处方,借着倒井的时机检修和增油措施同步实施,减少单次劳务费用。”谈起挖潜,乔立立这账算得精细,谈起处方,乔立立已经给十几个井组备了78个单项处方,营11斜107的方案是1月8日才正式敲定的。
  活动一开始,乔立立清算家底时就发现营11斜107有问题。不长的时间里,含水从33%上升到84%,单分析这口井,她认为套串的可能性大,首先开出了“补孔验封串”的处方。再放到井组中,其他油井含水一直在80%左右,单井含水上升也存在注水突进的可能,她又开了“补孔换大泵”的处方。
  1月4日,营11斜107泵漏倒井,5日上作,乔立立一天一张医嘱,8日确定套串位置后,正式启用补孔验封串方案。
  “更有条不紊了。从单井到井组、单元、区块,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乔立立介绍,在营11斜更77井逐级提液的处方实施过程,她进一步确认了井组潜力,11月份开了第二张处方,对临井营11斜更72实施酸化,日产油量增到2.4吨。
能够回头看
  “点击鼠标就能随时生成,还要包含开发现状、处方工作量、详细问题描述等足量信息……”,这几天,李莲正为一项办公系统的新要求想办法。
  李莲是东辛地质所信息室技术人员,她要实现的新要求是处方笺的自动生成。“把同一井组在不同时期开的处方存起来,高效的作为‘有效处方’存档借鉴,低效的作为‘学习处方’存档警示。”对于“我为井组开处方”的持续推进,地质所副所长庞丽丽有更长远的打算。
  庞丽丽说,既然是看病,就得有个样儿,每次的调整都出具处方笺,每个井组都建个病历本,从单井到井组再到单元、区块,把挖潜思路一步步拓宽。
  活动之初,他们按照全新的地质认识和地层对应关系,把原有的448个井组更新完善成537个,并分地质、开发、工艺、井下、水质、地面等6大类16亚类,由区块长做初步诊断,分管副所长和各管理区开发副经理集体审核确诊。
  初诊单由地质所和管理区背对背开出,一是提升管理区自主经营意识,二是从油藏认识和日常管理两个维度全面认清井组问题,营13斜128井组就因此获益。
  地质所为营13斜128井组开出水井换层、油井调参提液的处方,实施后,管理区人员结合日常产量变化,又上报了电泵生产的处方,油井营17斜60井日产油实现从5吨到7.3吨再到11.2吨的两级跳。
  像这样的高效处方,目前已积累176个,537个井组也都有了自己的查体档案。庞丽丽说,观念转了,方式自然会转。活动会持续到今年底,期间,他们还要探索老井单项考核提升自然递减管控实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