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李云龙”吃香了,“太平官”不好混了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正月初七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很多山东人已经习惯在这个节点了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
  在今天召开的全省狠抓落实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就“担当作为、狠抓落实”讲了五点意见,丁是丁,卯是卯,不仅为全省干部指明了如何抓落实,也说出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
  经过两年来的艰苦努力,山东全面深化改革的谋篇布局已经绘就,制度创新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全省各项工作全面“起势”。面对已有的成绩,“踏着时代节拍,加快追梦步伐”的全省人民并不满足。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把部署落到实处,把工作做到深处。
  “狠抓落实”,当然是“狠”字当头。仅这次动员大会明确提出的几组数字,就让人感到了抓落实的决心。全省各级各部门会议数量要减少1/3以上,制发文件数量要减少1/3以上,简报要压减1/3以上,要求基层上报的报表材料一律压减50%以上。各类督查务必减少50%以上。有数字,可量化,就是一张看得到的“计程表”。其中每一个目标都不容易实现,敢在全省工作动员大会上掷地有声地提出来,就是对全省人民表明了“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这确实是一场触及思想、灵魂和利益的自我革命。
  对自己狠一点,才称得上壮士断腕。当前,山东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全省干部必须铁肩挑担、踏石留印,不能花拳绣腿、空喊口号。“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干部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成事,非常关键。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山东与先进省份拉开了不小的差距,干部队伍思维僵化、作风不实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一些干部浮在上面,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仅不能指导具体工作,反而让基层疲于应付,让群众深受其害。去年正月初七召开的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就特别提到了一些干部“还存在思想解放不够、观念变革不深、敢领风气之先的魄力不足等问题”。这次会议抓住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狠抓落实,也就抓住了“牛鼻子”。
  “领导干部应该比别人看得远一点”,如果干部成为发展的短板,就会影响到全局工作。这次动员大会明确提出干部要“善学、善谋、善作、善成”,创新方法,完善机制,要学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要像马谡“痛失街亭”。会议提出,对干部要有功论功,有过论过,既要挂奖章,也要打板子。高举起来的板子不只是追责问责,还有让人脸红冒汗的“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和随时而来的媒体明察暗访。在“争着干”“比着干”的环境中,真刀实枪的“李云龙式”干部要吃香了,“庸懒散”的“太平官”越来越不太平了。可以预见,“不换思想就换人,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撤职”,将成为干部队伍中的常态。
  山东人民一直有勤奋朴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相信“人勤地不懒”。只要各级干部勤于做事,真抓实干,一定能激发全省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让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美好蓝图在齐鲁大地化为生动实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