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相信未来,明年一起过年”

     过年,意味着阖家团圆。在医院病房这个特殊的地方,团圆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可是他们也在期待着一个新的未来,一个新的希望。因为他们相信,每一份克制痛苦的坚持,都不会被辜负。
  春节期间,全省医务工作者坚守一线,他们毫无怨言,用行动守护人们的健康。

本报记者 陈玮 陈晓丽      张如意 王小蒙
  小儿血液内分泌科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佩奇”

  大年三十,18时。省立医院儿童血液科病房,李玉佩的妻子像往常一样来送饭。4日一早,李玉佩跑到济南八里桥农贸市场买了菜,妻子忙活了一下午包水饺。“回不去家,也得好好过个年。”
  去年,也是过年的时候,5岁的孩子乐乐被确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李玉佩卖掉了运货车,跟妻子一起带着孩子,从徐州到了济南,在医院旁边租了房子,陪着孩子治病。一年过去了,乐乐熬到了最后一个大疗程,挺过去,就会进入康复期。也意味着这场战争的初步胜利,“一年了不容易。”
  看着妻子给孩子喂上了饭,李玉佩收拾了一下孩子换下来的衣物,拎着回去了出租屋。那是一个破旧的老楼,拐好几个弯,才能找到上去的楼梯,楼道黑得要靠打着手电。在出租屋里,李玉佩给在老家的母亲打了电话:“妈,明年一定一起过年”。
  同屋的淘淘也吃上了妈妈包的水饺,枕头旁边还放着一个叫“佩奇”的毛绒玩具,那是医院给每个住院孩子的礼物。淘淘的妈妈一直一个人在这里陪床,爸爸尽力在外面赚着钱,贴补孩子的看病费用。淘淘妈妈说,爷爷奶奶也想过来看看,可是怕交叉感染,她狠了狠心,退掉了老人的车票。“等他高兴点了,跟他爸爸和爷爷奶奶视频一会儿,就当过个年了。”
  淘淘妈妈说,因为化疗的反应,孩子情绪很不稳定,她陪着孩子看着动画片,孩子咯咯笑起来,她才舒心地笑着。在这十几个病房中,有的陪着孩子打牌,有的陪着孩子玩游戏,一根根输液管映衬着大人们的笑容,显得格外珍贵。
家人带来8个菜
在病房一起吃年夜饭

  “春晚开始了!”晚上8:00,在神经内科病房内,任娟(化名)准时打开手机,观看春晚直播。任娟说,自己在四天前因为脑炎住进医院,除夕夜只能在丈夫的陪伴下,在病房度过。
  看着春晚开场的舞蹈表演,任娟咧着嘴笑起来说,自己11岁的女儿喜爱跳舞,今年是第二年上县电视台春晚舞蹈演出。“我看着她们跳舞,就像看到自己孩子,这对我来说,是种补偿吧。”
  在神经内科的病房,陈婷(化名)却并不那么孤独。5天前,突发脑梗让她不得不在病床上度过这个年。可在除夕夜,陈婷的父母、丈夫和15岁的女儿,带着8个菜,一起在病房吃这顿年夜饭。“过年在哪不重要,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吧。”
  春晚的直播上,岳云鹏正在讲着相声。值班室的铃声响了,守候着儿科血液病房的护士张文青和钟兴收拾起药物,赶到病房。他们已经记不得是第几年没有回家过除夕了。一会儿需要换药,一会儿需要查房,几乎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不过,每个病床的故事,她都清楚。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面对意外的发生。”小年夜的夜班,钟兴送走了两个孩子,一个上半夜,一个下半夜,撕心裂肺的哭声贯穿了整个夜晚。“跟那两个孩子有了感情,我很久都缓不过来。”
  可是第二天,他们的父母收拾完东西,忍住巨大的悲痛,仍然对大家说着感谢,说着辛苦了。大年三十的晚上,家长们都互相打着招呼,说着新年快乐。在钟兴看来,他们有多轻松,背后就有多痛苦。“他们承受的痛苦太多了,也让我觉得这份工作的意义。” 
接到急诊电话
刚进家门转身赶回济南

  “猪年第一刀!主动脉弓降部动脉瘤伴主动脉-支气管瘘(咯血)行降主动脉支架象鼻人工血管置入加主动脉左半弓重建术,手术顺利。”2月5日中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孙强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58岁的孙强做完这台手术启程回到济宁老家时,已经是晚上七点了。刚到家,他又接到急诊手术电话,又于初一晚十二点赶回济南。春节期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共完成主动脉夹层类急诊手术11台,所有手术均顺利。
  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产科,这种忙碌也没停止。据悉,从2月5日(大年初一)零点20分第一个猪宝宝到2月10日24时,剖宫产63人次,顺产60人。七天时间出生了123个猪宝宝,大年初二还出生了一个5600克的超巨大儿。
  2月11日,农历大年初七,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与往年一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各个岗位都呈现出一片忙碌的场景。截至中午12时,该院住院部已收住院病人927人,现住院病人数3310,病床床位使用率已达91%,抽血化验1731人次,远超平日数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