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一场流感,小伙进了重症监护室

  流感患者引发重度并发症后,在重症监护室抢救。 (医院供图)
     “本来以为就是一次普通的感冒,没想到会这么严重。”2月13日上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口,张翠流着眼泪说。她的丈夫、34岁的王强正躺在重症监护室和流感病魔顽强抗争。

  本报记者 陈晓丽 
实习生 贾倩

住院当天
就下了病危通知书

  “他身体一直挺好,这次一开始就是有些咳嗽,没多想,吃了点药,也打了点滴。”张翠告诉记者,2月3日,他们一起从济南回到菏泽老家过年。
  2月6日大年初二,王强就感觉有些不对劲儿,咳嗽时感觉呼吸困难,胸闷异常,还咳出了血。“我一看咳血就知道情况不太好,就陪他一起去看医生。”张翠说。
  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王强肺部已经一片花白,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白肺”,说明肺部几乎已经失去换气功能,呼吸功能衰竭。与此同时,流感病毒已经侵袭到王强的心脏,引发了病毒性心肌炎并伴有休克症状,有生命危险。
  后来,他们又赶到了菏泽市立医院,王强随即住进该院重症监护室,很快就上了呼吸机。随着病情迅速加重,病危通知书也发到了张翠手里。
  眼看呼吸机也无法帮助王强的肺进行有效气体的交换来维持氧合,气管插管中已经都是血沫,血压也难以维持。下午六点,菏泽市立医院立即联系求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希望用该院的ECMO(“人工肺”)设备,即“人工肺”来挽救生命,这可以说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了解情况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陈晓梅立刻安排一位正在菏泽老家休假的该院主治医师刘寒先到菏泽市立医院参与救治,同时派出ECMO团队的主治医师韩辉和护师高铭携带ECMO设备前往菏泽准备抢救。
医生连夜抢救
ECMO设备护住生命

  2月6日恰逢大雾天气,高速公路已经封闭,济南到菏泽又没有通高铁,韩辉和高铭只能买了最快出发的一班普通火车,于当天晚上9点左右出发,经过四个多小时到达菏泽火车站。
  “我在火车站看到医生赶来的时候,心里的滋味儿无法形容,既觉得我哥哥有救了,又觉得过年期间他们这样奔波太辛苦,说不出有多感激。”王强的弟弟和当地医院医生一同到车站对接,回想起当时的情况,他数度哽咽。
  顾不得多说,几位医生和家属带着设备一路跑到车上,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到医院时患者血氧饱和度只有40%左右(正常水平为95%以上),并且病情一直在加重,血氧饱和度最低降到了29%,已经快检测不到患者生命体征了。”陈晓梅告诉记者,医生将ECMO设备用上后,用两个小时时间将患者病情稍微稳定,便在7日凌晨3点再次出发,通过救护车将其转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
  一夜无眠。由于持续使用ECMO设备,王强的口腔等身体多个部位都需要插管,而治疗过程需要患者的高度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他注射了镇静镇痛剂,让他的自主呼吸降下来。”陈晓梅介绍道,“镇静剂的另一大作用是可以让患者顺行性遗忘治疗过程中的痛苦,避免日后对其造成心理创伤。”
  同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王静带领护理团队对其悉心照料,包括定时翻身、通过鼻饲管喂饭、俯卧位通气、肢体功能锻炼等。经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团队的不断努力,目前王强的病情已经趋于稳定,不过仍需继续治疗和观察一段时间。(王强、张翠均为化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