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槐荫区真抓实干助推产业升级

  槐荫区产业快速发展实现经济跃升。 槐荫区供图
  ◤槐荫区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 槐荫区供图
     2月12日,槐荫区召开全区经济工作暨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兑现大会,向有关企业兑现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围绕市委、市政府“1+474”工作体系和区委“1+541”工作部署,安排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狠抓工作落实,为省会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槐荫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于悦

聚焦五大主导产业
实现经济跃升

  记者从会场了解到,2018年,槐荫区全力以赴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全区产业结构优化,修改完善了《槐荫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槐荫区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和各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全年共兑现国家、省、市、区各级产业扶持资金2.9541亿元,其中区级兑现1.8403亿元。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鼓励、扶持下,扎根槐荫的企业都满怀信心,健康成长。“从项目整体搬迁到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包括人才引进及项目精准服务等,槐荫区都进行了一对一的主动服务,提供了精准的政策扶持。让企业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人的热情’。”山东开创集团董事长周伯虎言语间透露出诸多感慨,落户槐荫两年多来,开创企业上云孵化器已成为“互联网+”智慧产业的代表,开创内容创业中心也顺利与百度百家号、爱奇艺等国内知名内容创作平台签约,打造山东省内容创作高地。
  持续的产业扶持引导推动了槐荫区医养健康、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消费物流、智能制造五大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山东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等一大批医疗康养项目落户槐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预计年内实现招生;以方特东方神画为代表的旅游相关产业收入突破9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7%,2018年接待省内外游客1500万人次,增幅达50%,创历史新高;济南西部会展中心将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宜家、百联奥特莱斯热度不减,引领省城时尚消费;智能制造产业优势隆起,二机床、九阳等继续领军全国同类行业。探讨设立山东大学济南宽禁带半导体产业研究院,全面启动了宽禁带半导体小镇的建设。
  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跃升,2018年,槐荫区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实体经济,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破“5”。全区生产总值增长7.4%,达到531.7亿元,首次超过5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增长了近3倍,在全省排名跃居到第31位,全口径财政收入近百亿元。GDP、社零额均突破500亿元,接近翻一番;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产值达92.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7%。
把“双招双引”
作为一号工程

  会上,槐荫区还对10家企业负责人颁发了“双招双引大使”聘书。“要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顶在头上、扛在肩上,重点围绕总部经济,精准对接500强行业龙头型央企,培育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标志性重大项目。”槐荫区委书记国承彦表示。
  “去年我们充分发挥高铁枢纽和区位、环境优势,先后精心策划了十余场重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活动,30多个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全年签约项目63个,协议引进资金超过1000亿元。全年招商引资实现的投资达到了145亿元,增长31.5%。重点项目支撑明显,14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700亿元,项目数量、投资总量均创近十年最高水平;市级重点项目共计27个,其中建设项目达到了20个,数量居市内四区首位。”槐荫区区长朱玉明表示。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槐荫区今年将继续强化区领导包联五大主导产业制度,建立网格化政策落实体系,为企业提供各类扶持和优惠政策的宣传、对接、兑现等全链条服务,努力实现政策和落地之间的零距离。
  “要扩大放管服改革覆盖范围,在抓好‘一次办成’的基础上,力争更多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指尖办’‘马上办’。落实好领导干部到政务服务大厅值班、领导干部联系走访重点企业等制度,经常倾听企业的意见建议,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切实解决好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人才引进、技术研发等问题。”朱玉明表示。
  槐荫区还将出台“槐荫人才新政22条”,大力实施“智汇槐荫”人才工程,启动产业领军人才集聚计划等6个人才计划,推出以赛代评、个性化培育、海纳国际化人才等创新举措,制定用人单位引才、市场化引才、以才引才激励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创业孵化、人力资源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四大平台发展,完善高层次人才精准服务体系,优化丰富人才安居和生活配套服务方式。
  营商环境更优、城市环境更美、生态环境更佳,才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要全面提升宜业宜居指数。继续深入推进城市提升工程,加强精细化管理,在做好拆违拆临、环卫管护、市容市貌整治、牌匾杆线整治等工作的同时,着重围绕城市出入口、‘三高’沿线、会展中心周边、经十路沿线等重点区域,高标准实施绿化、美化、亮化,继续挖掘资源,打造特色、亮点景观,让槐荫的城市环境和形象再上一个新台阶。”朱玉明表示。
下一步将力争
GDP过千亿元

  “我们有全国第一家非遗主题公园,江北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全国行业领军的二机床、九阳等大型企业集团;有全省第一高的恒大国际金融中心,全省第一家宜家家居、半导体特色产业小镇,全省最大的大剧院、会展中心、迪卡侬,还有更多的济南市第一,这些都是得益于槐荫的发展,让企业选择了槐荫。”国承彦表示,从槐荫面临的机遇来看,西部新城建设方兴未艾,又将迎来规划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央企总部城,将主要承接跨国公司和央企的区域总部。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作为全市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的主阵地,将会迎来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潮,今年新增建设投资额达200亿元,新开工建筑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对于宽禁带半导体小镇,济南市专门出台了《济南市支持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并给予槐荫区与山东大学合作建设的“四不像”产业研究院每年不低于3000万元的资金扶持。
  据了解,今年槐荫区共有130个重点项目,其中市级重点项目19个、省级重点项目4个,总投资超过2300亿元,在全市位居前列。朱玉明表示,要深入开展“项目落实年”活动,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确保全区重大项目严格按照工程时间进度有序推进。尽快启动宽禁带半导体小镇起步区、山东大学济南宽禁带半导体产业研究院、德迈国际与曼彻斯特大学联合研究院、山东天岳二期等项目建设;全力服务保障好医学中心片区20个项目及市政道路开工建设,确保山东第一医科大学9月份招生。
  “我们通过西部新城建设,实现了槐荫发展的黄金十年。而今,医学中心、央企城、半导体小镇等重大机遇将为我们再带来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国承彦表示,下一个目标,槐荫要力争GDP过千亿元。抓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槐荫区将2019年定为“政策落实年”,全力把国家和省市区的“利好政策”变成刺激全区经济蓬勃发展的“催化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