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济医附院多举措满足患者需求

  节后患者扎堆就诊。 本报记者 唐首政 摄
     本报济宁2月13日讯(记者 唐首政 通讯员 张勇 高爽) 春节过后,老病号“回归”,新病号加入,不少患者凑假期的空闲扎堆到医院就诊。从正月初三开始,济医附院日门诊量呈逐步上升状态。正月初七全天接诊人数达到12204人次,创历史新高。
  各大窗口排着长队,检验室、CT室、B超室门口挤满患者,候诊区内也是“座无虚席”,为了让更多患者及时看上病,医务人员顾不得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时间与次数,长时间与患者沟通,不少医务人员嗓子已有些沙哑。
  “因为春节期间饮食规律的改变,来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增量最明显,一般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消化、内分泌疾病的就诊患者也很多。还有不少外出务工人员趁假期带父母来院查体的。”该院门诊部副护士长殷璇介绍,一些学生、青少年选择春节小长假来耳鼻喉科、眼科进行治疗,专科门诊也迎来了就诊“小高峰”。
  针对节后会出现就诊高峰的情况,济医附院也做好了应对措施。门诊部与各个科室协调,医院挂号窗口全部开放,增加坐诊专家,及时为患者看病,分诊护士、导医提前上班,为就诊“增援”,各职能部门也到门诊协助引导患者就诊,同时还加大巡视力度,维持医院秩序与保护患者及家属生命、财产安全,及时有效处理各类突发情况。记者了解到,就在正月初六,在心内科候诊区一七旬老人脸色发白,巡视的分诊人员发现异样主动上前询问并及时干预,开通绿色就诊通道,为这一突发冠心病老人的抢救赢得了时间。
  “现在大多患者都能先预约,再就诊,缩短了排队等待的时间,针对没有提前预约的外地患者,到医院挂不上号的,我们门诊部也是及时协调专家加班加号,保障患者看上病。”殷璇介绍,相关检查科室均实行了弹性排班,磁共振检查也是24小时不停歇,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做检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