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青岛银行助民企破冰“三座大山”

     本报记者 姜宁

  曲忠燕是烟台开发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去年因为修建厂房,曲忠燕的企业出现了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这时候我们就找到了青岛银行烟台分行,获得了300万元的贷款。”
  在谈及这笔贷款时,该行行长助理黄树军说,他们当初给曲忠燕的企业做的是专利质押贷款,这在行业内算是一个创新。“另外还有一家做生态材料的企业,他们总部在外地,但是烟台当地的分支机构有资金需求,这种情况其实在很多银行是不会发放贷款的,因为按照规定他们只能在企业注册地申请贷款,但是我们综合考虑了他们的生产销售情况、产品前景等方面,还是决定给他们足够的资金支持。”
  在实际生产经营环节中,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三大难题,而针对民企的这些种种难题,青岛银行创新推出了不同的产品,如面向外贸型企业的 “银贸通”;面向“三农”企业的“惠农贷”;面向科技型企业的“科易贷”“专利权质押贷”;面向青年创新的“青易贷”以及解决小微企业上下游企业融资的供应链金融。
  2018年1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支持,而针对山东省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特点,青岛银行不断更新对小微企业业务办理的流程,一方面进一步简化小微企业业务作业模板,业务全面电子化,提高办理和服务效率;另一方面,压缩小微企业业务审批流程,简化手续,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压缩放款时间,低风险类业务4小时处理完毕。
  “根据‘一户一策’的信贷主张,我们把创新作为发展小微业务的‘敲门砖’,主动对接客户需求,开发企业融资需求新产品,特别是适合轻资产无抵质押特的小微企业专门产品。这些信贷产品已经逐渐打破银行传统贷款业务的抵押担保依赖,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实现了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做精、做细、做专业’的特色要求。同时,持续的产品创新也提高了我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市场占有率,拓宽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青岛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徐世军表示。
  不仅如此,青岛银行积极搭建信息平台,助推业务模式转型升级。与青岛市科技局在在信息共享、流程再造、产品创新推广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与青岛市经信委合作,利用产业引导基金、风险补偿基金、转贷引导基金等政策,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与相关部门合作,通过搭建合作平台,获得多方数据来源;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建立并不断优化风控模型,打造简便化、线上化、细分化的业务产品,助推业务转型升级。
  按照青岛银行的规划,下一步,该行将构建小企业的大数据平台,上线一站式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在满足小企业客户线上申请贷款系统自动审批放款的同时,整合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结算问题、理财问题、综合金融服务、银行优惠活动等,实现针对小微企业的线上综合服务。
  作为立足山东半岛的总行级法人银行,青岛银行始终坚持“立足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的经营政策,在充分结合小微企业特点基础上,青岛银行通过不断完善经营体制和产品创新,切实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多措并举纾困小微企业,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减费降本,主动构建与小微企业互信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