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从震颤僵直到正常生活,年轻帕金森患者重拾希望   人类对于未知的事物往往充满了恐惧,而其中尤以病痛最甚。郝先生在地方公路局工作,稳定的环境让他有足够的精力去追求生活的乐趣。可就在2013年,一次偶然的腿部颤抖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开始并不以为意,觉得只是生理正常反应,就没多放在心上,但随着时间推移,颤抖愈发严重,并伴随疼痛、出虚汗,终于到了不得不求医的地步。”郝先生回忆过往经历,不禁面露苦涩。   2015年,郝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协和医院,经专家诊断,确诊患上了帕金森病。据了解,帕金森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由于对病痛的理解和病理的未知,这一结果有如晴天霹雳击中了年仅36岁的他。子女年幼,妻子离异,年轻的郝先生只得依靠老父亲照料,但天生要强的他不愿将负担转嫁长辈,于是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他很少在父母家常住。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瞬间坍塌,这让他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疼痛折磨,精神也在重压下渐渐崩溃,抑郁症侵袭,自暴自弃的他将自己反锁家中,拒绝与外人往来。   好心的同事不甘看到朴实的郝先生坠入病魔深渊,努力劝说他走出封闭,积极接受医生治疗,即便无法痊愈,也能通过科学手段缓解改善。郝先生接受了建议,赶赴省城千佛山医院,配合医生,为提高生活质量做着尝试。说起病情,郝先生这样描述:“开始通过药物症状有了一定的控制,后来右侧肢体出现了严重的肢体震颤,不吃药的时候几乎无法走步,吃完药又会全身异动。”由于药物副作用加大,一次求医过程中,由于服药间隔时间过长,导致郝先生完全僵直在路上,动弹不得。   在医生建议下,10月16日上午,郝先生在千佛山医院接受了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幸运的是,去年9月份全省首台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ROSA进驻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18年10月16日,在千佛山医院神经外四科主任张荣伟和副主任孙希炎的指导操作下,耗时3小时,顺利为郝先生完成ROSA机器人辅助下帕金森脑起搏器植入术(DBS)。   手术中测试,当场见效,郝先生双腿的僵硬感明显减轻。一个月后正式开机,经过一周后微回损效应的调试,双腿不再颤抖,身体自如控制,堪称奇迹。   如今的郝先生不仅生活完全自理,还积极承担工作任务,为同事排忧解难。曾经一天5-6片的药量如今减至每日不到1片,业余时间跑步跳舞样样精通,基本上摆脱帕金森病痛的困扰。提到术后感受,郝先生说到:“感谢医生,让我树立与病魔抗争的信心,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未来我只盼着儿子能顺利从军校毕业,成为社会栋梁,是我最大的心愿。”   据了解,ROSA机器人辅助系统采用现代影像学定位和立体定向原理,通过对患者颅脑结构进行细致的扫描,经过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重建三维立体的脑部结构图,360度无死角运动机械臂精准地助力DBS手术的开展,使精准、微创的神经外科手术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更大程度地减少病人的术中痛苦,从而大大缓解帕金森病人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