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产业兴旺起来,村民干劲更足了

  努力延长产业链,嘉祥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挺红火。
     本报记者 唐首政 通讯员 薛海波 孙欣

  近几年,大大小小的产业项目落户嘉祥,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村民富裕、村集体增收,嘉祥县各镇街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带动乡村发展,创新“旅游+”模式,推进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养生健身、文化教育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延长产业链
村民钱包鼓起来了

  嘉祥县万张街道,阳光农科“新六产”产业园是济宁市首个产业融合示范项目,集农产品培育种植、研发检测、速冻加工、仓储运输于一体。因为这个项目,许多附近的村民当上了产业工人。
  “这个项目在大生产时期,车间可吸纳300多人就业,公司规划建设的冷链仓储中心,总投产后有800多个就业岗位,现在许多附近的村民都当上了产业工人,和企业签订合同的村,村民增收了,村里也逐渐有了集体经济。”山东阳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兰英介绍,公司把基地种植农户纳入统一的生产经营体系中,在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提供种子、技术、信息、农资、购销等系列服务,并和农户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农产品收购后,经公司加工成速冻产品远销日本、欧美、中东等国家。
  近年来,嘉祥县不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推进“新六产”发展,拓展延伸产业链。同时,立足农产品的开发生产与加工增值,在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的基础上,构建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的无缝对接的产业体系,打造“资源-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完整的农业生物链。如今,大大小小像阳光农科“新六产”产业园的产业项目落户嘉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村民富裕、村集体增收,实现了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2018年,嘉祥县共建成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6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20个、市级农业新六产创建示范点3个,“三品一标”认证达到89个,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因地制宜发展旅游
“小齿轮”带动大经济

  嘉祥县纸坊镇,通过整合青山景区、武氏祠景区、法云寺、东方左岸假日小镇等旅游资源,规划建设了“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一站式游客服务中心。随着各景区逐个开放,吸引了来自周边县市的游客前来游玩,一批农家乐、采摘园也借着旅游的东风发展得红红火火。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嘉祥县纸坊镇的东方左岸假日小镇、青山等旅游景区的农家餐饮、庙会、游玩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新年期间坚守在景区的摊主们借助春节好人气,高高兴兴在家门口赚了钱。
  据了解,嘉祥县各镇街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带动乡村发展,创新“旅游+”模式,推进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养生健身、文化教育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目前,青山景区、东方左岸等特色旅游项目投入运营,武氏祠、曾庙等10个旅游点纳入全市研学旅游基地名录库,新增国家3A级景区2处,荣获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下一步,嘉祥县将以景区板块为突破,力促服务业发展。加快洙水河沿线物流集聚带、南部养老养生文化旅游区、城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建设,构建“一河两区”服务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并推进武氏祠景区等项目建设。推行“旅游+”模式,规范发展农家乐、精品民宿、采摘园等乡村旅游项目,举办农民丰收节、美食节、杏花节等系列活动,打响特色旅游品牌。
  同时,依托大学书院、曾庙、武氏祠等打造研学游示范基地,办好“海峡两岸(嘉祥)曾子思想研讨会暨礼孝文化论坛”,逐步形成乡村游、研学游、体验游、生态游等综合联动效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