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昔日赛事纷呈,如今惠及百姓

  高新区体育馆启用于2014年8月。
  高新区体育馆外景。
  高新区体育馆已成为居民运动健身的好去处。
     文/图 本报记者 邓超

  每当夜幕落下时,高新区体育馆主体建筑上方的“济宁高新文体中心”几个大字都会被点亮,引得过往市民驻足游玩。作为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重点比赛场馆之一,自2014年4月建成以来,高新区体育馆及体育公园见证了高新区大大小小的精彩赛事和文体活动。如今,高新区体育馆已从当初的赛事场地转变为高新区市民运动健身、文化娱乐的核心场所。

  体育设施丰富齐全
居民成运动场新主人

  体育馆作为大型公共设施,必须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自2014年8月25日全面开放以来,济宁高新区体育馆及体育公园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免费措施、优惠措施,丰富了高新区群众的文体生活。
  该体育馆由12片羽毛球场地、10片乒乓球场地组成,每天早晨9点开放,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半。每当夜幕降临时,刚刚卸下一天工作疲惫的市民便会三五成群来到体育馆及体育公园,共赴一场运动盛宴。整个体育馆内热闹非凡,加油助威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不仅如此,体育馆内还兼设篮球、排球、室内五人制足球等项目,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让高新区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化的体育赛场带来的运动快感。
  位于体育馆南侧的高新区体育公园由5片室外篮球场、4片网球场、1片足球场及1片健身广场构成。体育公园不仅可满足周边社区居民休闲健身需求,还可承办企业篮球、网球、足球联赛、趣味运动会等体育赛事。
  每逢周末,就能见到绿茵场里的激情呐喊,篮球场里的奋力拼抢、网球场中的左推右攻,还有前来散步慢走,共度闲暇的市民。如今的高新区市民已经成为文体中心的主人。此外,体育馆及体育公园通过一年一度的开放日活动,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让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走进运动场,科学健身、享受生活。
  “等到了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日,体育馆和体育公园内的运动项目需要排队才能进场,尽管人数众多,但每年的开放日场馆内秩序井然,场地分配合理,每个人都能享用到公共体育器材。”高新区体育馆相关负责人说。
一年举办20多场赛事
汇聚高新区人气商气

  2018年9月,高新区体育馆迎来“2018华为·济宁云产业合作高峰论坛”,这一济宁空前的信息盛会,不仅让全市人民接触到了最前沿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更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有内涵、有激情、多元并包、精彩纷呈的文体中心。
  此前,为了迎接“2018华为·济宁云产业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高新区体育馆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升级改造。改造范围涉及新闻报告厅、接待室和会议室等区域。改造升级后的体育馆,无论是否有赛事,都将成为高新区聚集人气、吸引客源的最佳场所,既能承接国内、国际各项赛事,又是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也正是因为如此,去年,高新区体育馆、展览馆及体育公园已经举办各类活动23场,其中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国际功夫争霸赛等两项赛事吸引了全球关注。
  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汇集了来自世界1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运动员。以新世纪广场为起跑线,以高新区体育公园为终点,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视觉盛宴,更燃起全民参与的热情。
  “通过形式多样的比赛和展览,不断丰富完善场馆的使用功能和设施配置,最大化利用场馆价值,让咱们的体育馆更好的发挥主体功能,服务全民健身。”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处处长潘成龙表示,能够承接到各类大型赛事及活动,不仅是由于体育馆的硬件设施,更多的是多年来形成的高标准软实力。通过举办各类赛事及活动,叫响了蓼河新区体育会展的品牌。极大地促进了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汇聚人气商气起到了推进作用。

 □相关链接                
2019全民健身赛事盘点 点亮蓼河体育文化品牌
  今年,高新区体育馆还将陆续承办各类国际级、省级和区级比赛。其中不乏有“2019年ISF世界小球足球联盟五人制世界杯中国区预选赛济宁赛区”、“蓼河新区半程马拉松”这样的国际性赛事。而像“2019鲁能泰山杯城市足球联赛”、“济宁高新区体育公园3V3篮球赛”,“济宁蓼河新区广场舞比赛”这样的省级和区级体育赛事更是助推了高新区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
  此外,高新区体育馆今年还将与腾讯公司合作举行王者荣耀电子竞技比赛。竞技比赛形式的多样化也将最大限度发挥场馆设施的功能。
  “为配合济宁高新区‘三次创业’,今年我们将继续为全民健身做好服务,推进体育彩票划转工作,把体育彩票办公室的机制进一步完善,通过体彩公益金为今年的全民健身体育赛事提供服务。”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处处长潘成龙表示,通过场馆举办的赛事进一步助推全区文化体育事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丰富高新区文化体育氛围。
  同时,济宁高新区文体中心将以举办各类比赛为契机,向外传递高新声音,提升高新区知名度,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高新区不仅仅是高科技产业聚集地,更是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全面发展之地。
    本报记者 邓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