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二胎妈妈患多种疾病冒生命危险提前生产

     本报2月28日讯(记者 孙淑玉 实习生 吴静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对于陈女士而言,从得知意外怀孕到顺利诞下女儿的这一路充满了惊险。同时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马凡综合征的她本是不适合受孕的高危人群,但得知再次怀孕时孩子已不适合引产,没想到咬牙等待生产的过程中突然出现胸痛,好在烟台毓璜顶医院产科联合血管外科、心外科、麻醉科、血液内科、手术室等多学科配合全力救治,这才保住母女的性命。
  33岁再次受孕的陈女士并没有如其他人那般兴奋雀跃,三年前顺利生下大女儿对她的身体状况而言已是超负荷,这回意外到来的小生命让她欣喜又发愁。有马凡综合征家族遗传史的她未能幸免,加上同时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她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但等察觉到怀孕时月份太大不适合引产,她和家人一商量只能咬牙决定坚持生下来。
  受马凡综合征困扰,孕中晚期陈女士一直在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接受治疗。孕35周时,陈女士突发胸痛、后背疼痛并伴有头疼、恶心等症状,一检查才发现主动脉夹层严重,假腔比真腔大,而主动脉一旦破裂将根本没有抢救机会。
  为保险起见,只能采取剖宫产的方式保障母婴安全,但剖宫产取出胎儿后腹压减小会导致回血量增加,增加对心脏的冲击,这可能诱发血管壁破裂,导致夹层破裂,无疑给手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和风险。此外,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感染风险,且一旦出血很难止住,无疑又增加了手术难度。
  情况紧急,毓璜顶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王晓黎接诊后,立即联合血管外科、心外科、麻醉科、血液内科发起多学科会诊,综合考虑陈女士的身体情况,决定先采取保守治疗,调整血压、心律等,待身体状况允许立即为其进行剖宫产。
  孕37周,陈女士身体各项指标平稳,产科副主任医师王晓黎与主治医师陈阳阳,在手术室、麻醉科及产房等的通力协作下,快速取出一名3050g的女婴,整个手术不超过30分钟,术中陈女士状态平稳,出血量也很少。为保障母婴安全,术后三天,都对陈女士予以镇静治疗,其状态平稳。
  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车海杰告诉记者,目前马凡综合征多采取保守的药物治疗,陈女士的主动脉夹层还不到手术干预的指标,待产后身体恢复到一定阶段,会转到心外科进行治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