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使命完成,情缘难断  

     新中国成立后,育儿所的绝大多数孩子回到了亲生父母或亲属的身边。   
  1952年7月,胶东育儿所完成了历史使命,根据上级指示,除少数工作人员调离外,其余全部同孩子一起移交给乳山县,改名为乳山县育儿所,受乳山县人民政府领导。
  1955年8月,根据形势变化,乳山县育儿所撤销,对尚有9名没有被认领的孩子,乳山县育儿所在《大众日报》上刊登启事,为孩子们查找父母或者亲属,最后无果后被乳山县机关工作人员领养。
  9名没有被认领的孩子,是因为父母均在战斗中牺牲。现年73岁的于致荣就是这9个孩子之一,她是不幸的,因为除了在档案中被记载了出生日期和乳名“振勇”,其它内容均为“不明”;她又是幸运的,至少她早在多年前就找到了乳娘王水花,享受着另一份同样深厚的母爱。
  王水花12岁当童养媳,17岁结婚,18岁生子,但不幸夭折。1948年的正月里,正承受丧子之痛的王水花成为刚出生40天的“振勇”的乳娘。三年后,尚且不懂人事的“振勇”被接到了育儿所过集体生活,几年间里她不断成长,身边的小伙伴也一个接一个被亲生父母领走,直到1955年,“振勇”又被一户无子女的干部家庭领养,有了现在的名字——于致荣。
  成人后,享受烈士子女待遇的于致荣一直想知道亲生父母是谁,她翻阅军事书籍,去档案馆查资料,也曾给当年的胶东军区司令许世友写信。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联系上了曾任胶东育儿所干事的阿姨,才得知自己有一个乳娘。所以,在1969年,于致荣就找到了乳娘王水花。王水花告诉于致荣,她的亲生父母曾在家中住过五六天,是南方人,但随作战部队南下后再无音讯。之后,于致荣经常看望乳娘,在乳娘身边尽孝,为老人养老送终。
  还有几名乳儿,在亲生父母找来时,选择了留在乳娘身边。
  乳名麦勤的毛学俭甘心当了一辈子农民。1955年,亲生父母来接他,年幼的麦勤抱着乳娘王聪润不撒手,坚决不走。麦勤的生父说:“大姐,你把孩子带得这么好,我一百个放心,还是把他给你留下吧。”王聪润抱着麦勤潸然泪下,为了对得起这份情,王聪润一生没有再生养。毛学俭成年后,一度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生活,但城市生活的舒适更令他牵挂在乡下的乳娘,他毅然又带着妻子回到乳娘身边尽孝,在乳山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民。
  1947年,刚出生不久的宋连芳,被送给育黎镇汪水村乳娘邓素珍喂养。由于种种原因,18岁前,宋连芳一直未能和亲生父母取得联系。直到1965年,已经是上海市轻工业局局长的父亲王安澜来乳山接她。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王安澜夫妇在上海为宋连芳安排好了工作,希望女儿回到他们身边,邓素珍老俩口也极力劝宋连芳回上海。然而第二天,宋连芳把原本准备好的行李又放了回去,她对亲生父母说:“爸妈身体不好,我要撑起这个家,留在乳山照顾他们。”
  同样,乳儿王庆林的亲生父母为他在广州安排好了一切,他一口回绝,选择留在乳山这片乡土,一生教书育人,回报乳娘的恩情和乡亲的关爱,退休后仍住在乳山崖子镇哨里村。
  而对于大部分乳儿来说,幼年不记事,童年记忆也只是局限在育儿所的短短几年间。2012年10月,青岛的宋玉芳从报纸上看到了关于胶东育儿所的报道,在育儿所生活了8年的她自此开始了寻亲之旅,在乳山市电视台的帮助下,她和妹妹宋玉芝终于找到了当年的乳娘肖国英、姜明真,但两位老人已经去世。
  2015年9月,在央视大型公益寻人栏目《等着我》中,乳儿梁恒力和姐姐梁恒心通过栏目寻找乳娘李青芝,一段残存的儿时记忆一直萦绕心头——在被送到育儿所后,李青芝颠着小脚,挎着一篮子鸡蛋和巧果,走了一百多里路去育儿所看望她们俩。奈何乳娘早已过世,乳娘家的哥哥都已86岁高龄。
  乳娘姜明真舍弃亲生骨肉养育的乳儿福星叫司晓星,她从2000年就一直寻找乳娘,但因为线索少、年代久远最终无果而返,她常念叨“我欠娘一条命啊!”在2009年,司晓星给女儿写下一份遗嘱,提及“没能见到乳娘,无法尽孝报答养育之恩,这是我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在我死后,把我的骨灰撒在乳山,让我守在乳娘的身边!”
  光阴荏苒,数十年里,乳儿们都已白发苍苍,那些乳娘们更是相继辞世。崖子镇东凤凰崖村的那棵大树下,有一位老人每天都要在那里向远处的村口眺望,那就是肖国英,望眼欲穿地在等着她的小远落,直到离开人世;田家村乳娘王桂芝抚养的乳儿被亲生父母领走后,饭也吃不进,觉也睡不着,后来有了自己的亲生孩子,就跟着原来乳儿的名字起名叫小军,延续对乳儿的那份想念;“胶东民兵英雄” 田春烈与妻子曲秀英抚养的革命孩子叫小狗,长大后被抱走后,老伴俩心里非常难受,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起名叫小狗;乳娘沙春梅自乳儿小春莲离开后一家人茶饭不思临终前还在念叨……
  乳儿难以忘怀乳娘的养育之恩,乳娘也一直思念和牵挂着远方的乳儿,这种特殊的母子感情,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历经岁月的沉淀更加珍贵,感恩和牵挂伴随他们一生。
  胶东育儿所1951年合影。
  俯瞰乳山胶东育儿所红色教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