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长红枣

   □奚宽容
  记得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排红枣树,长得高大茂盛,结的枣儿又红又大还又长,听爹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枣树,叫长红枣。爹还说:“这些枣树可是你老爷爷的宝贝树,是他的命根子。”
  后来我还真发现,老爷爷确实把那枣树看得比自己命还重要。有一天,我向老爷爷讨问这其中的原因,他老人家说,这是他老爷爷的老爷爷从城北大奚庄迁往这城南小奚庄时挪移来的,而大奚庄的祖先又是从更远更远的地方移栽过来的,它可是我们家族的一宝,我们祖祖辈辈都得珍视它。
  后来,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爷爷给我讲清了这长枣树的来历。据爷爷说,远在夏朝,奚姓的始祖奚仲生于奚邑(今枣庄市薛城区奚村),一生专心造车,后成为天下造车的鼻祖,又因造车有功,被夏禹授予车正之职,被封于薛国(今滕州市南六十里处),那时薛国盛产桑木,可用来造车船,奚邑周边大片的桑树林,便是奚仲造车船的最佳场地。后来他又从中原地区引进了大量槐树,在好长一段时期内,适于造车的桑树和槐树就成了该地区的当家树种。到了唐代,奚仲的后代又在这片地区引进并精心培育了一种特殊的枣树——长枣树。这种树结的枣个大、体长、皮薄、肉厚、味甜,被称为枣中之王,后成了给皇帝上贡的贡品。因此,它的栽种范围也迅速向周边延伸,这种枣树便成了当地人,尤其是奚氏宗族最喜欢的果木树。
  后来奚姓的一支人,也是我们的元祖,从薛地迁往诸城,走时也顺便把这长枣树带到青州诸城栽种。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居薛堂”的先祖展猷公于明成祖时从诸城迁往巨野,也是连人带树一起搬迁到巨野。后来,我们这一支的先祖鸿公,从山东巨野县又迁往江苏丰县西北的奚庄,离开巨野时也没忘记带走这长红枣树到丰县栽种。其后,城西南奚庄的先祖起龙公,从城北的奚庄又带着这长枣树与家人一起搬迁到城南奚庄。
  千百年来,奚姓族人与这红枣树一直有着割舍不开的因缘,好像谁也离不开谁。正因为如此,像我老爷爷这样的老年人,更是把这长枣树看成奚氏家族的一宝,当作自己的命根子而倍加珍惜。巧的是,老爷爷是我们当地有名的巧木匠,不但能做各种家具,而且像先祖奚仲那样,能制作各种车辆,无论是手推的土车、洪车,还是牛拉的太平车,他娴熟的技艺名闻乡里。
  我对老爷爷和爷爷讲的这红枣树的故事颇感兴趣,后来查阅资料,发现这长红枣在中国的确有着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博物志》载:“隋末,秦琼东征至东海县,携带枣苗植于此地而来,名为长红枣。”到唐代,这长红枣又被先祖从东海县引进到山东滕县及周边地区。从滕县至薛城的这片区域,无论是气候还是土壤,都较适宜种植这长红枣。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的《打枣谱》中,也有滕州长红枣的有关叙述:它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其栽培地区大多在山东、河北境内。
  《滕县志》还记载:宋朝时当地就有以枣,尤其是以长红枣作为订婚信物的习俗,并且在举行婚礼时,还将枣、栗子向新娘身上抛撒,取其谐音,以示“早立子”“早立贵子”之意。史书还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宰相张居正巡视滕县时,突然发现大片大片的长红枣树林,看见那树上结的枣儿,又大又长,鲜红亮丽,禁不住摘其一颗,品其口感甚好,回到京城,立即拨款在滕县大力发展,并又取来一些上贡皇帝,万历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称其为“天下第一枣”“百果之王”。还有人又称它是“长寿果”,说如果经常食用它,还可以长寿,有民谚云;“日食三枣,长生不老”。
  查阅了这些资料之后,我这才知道老爷爷、爷爷及我们族人都对长红枣如此钟爱的原因,对这长红枣油然而生敬意,不由得也对这枣儿钟情起来,仿佛眼前满是那一树一树的长红枣。
  前年的秋天,我去了一趟枣庄,想看一看爷爷当年提到的奚氏先祖在枣庄和滕州培育的长红枣树,如今到底怎样?山亭区店子镇是长红枣种植专业大镇,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看见万亩长红枣示范园里的枣树一行行,一排排,苍郁茂盛,勃勃生机。当我专注于这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的长红枣时,突然灵感顿生,感觉到我的老爷爷、爷爷,一直到我父亲,他们朴实厚道、豪爽豁达而又谦和礼让的精神和品质,多像这充满了生命力的长红枣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