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一次办好”让群众竖起大拇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尚磊 

  群众办事不再跑空趟,进门有专人引导提供免费帮办服务,审批流程按照家人般贴心服务,“帮办服务”、“延时服务”、“容缺受理”、“预约服务”、“邮寄服务”等等这一系列便民措施标志着聊城度假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从“最多跑一次”迈向“一次办好”。
  服务快捷高效
群众纷纷点赞

  “太感谢你们了,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感谢你们放弃休息时间发给我办理证件。”3月22日下午,居民王先生和田先生先后来到聊城度假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向工作人员送锦旗表示感谢。
  “我是泰安人,来度假区开饭店,没想到这里的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周到,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两天就下来了,饭店马上就可以开业了。!”谭玉东在李海务街道办事处开了一家驴肉馆,他在领取食品经营许可证后,向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谭玉东说,他来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时,忘了带健康证,工作人员得知后,没有让他来回跑,而是“容缺受理”模式,先让他进入办理证件的程序,工作人员让谭玉东回家后把健康证拍照发到工作人员的手机上,等来领证件时把健康证原件再带来。这样下来,大大缩短了谭玉东领证的时间,也避免了谭玉东来回跑。对于工作人员热情、细心、周到的服务,谭玉东连连感谢。
“一窗受理”
实现审管分离

  谭玉东在极短时间内拿到食品经营许可证,只是度假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落实“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要求的一个缩影。走进聊城度假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门口设有醒目的“免费帮办”值班岗位,针对年龄大、残疾人等办理业务困难人群,专门有值班人员提供“免费帮办”服务,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确保每个来办事的群众一次办好。“免费帮办”由帮办员全程引导办事群众领取表格、填写内容、粘贴复印,除了签字盖章外,群众不需跑任何其他业务流程,让每个来办理业务的群众都能一次顺利办好业务。
  度假区将原先10个区级职能部门所承担的共120项行政审批事项划转至区行政审批局集中办理,并将人员划转到位,结合“一窗受理”工作,真正实现了“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服务模式,实现了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审批职能划转后,各职能部门主要承担行业监管和服务职能,实现了审管分离,完成了审管衔接,过去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体制性弊端得到了有效解决。
提供贴心服务
不让群众多跑腿

  聊城度假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杜涛介绍,度假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对划转的事项进行归口分类,分为市场准入、投资建设、农业和社会事务领域,每个领域都有专人负责审批,集中、统一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对应划转事项,审批局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编写精简后的线下办理流程手册,让办事群众“看的明白”,并将山东政务服务网的网上办理事项一一梳理,均划入行政审批局目录下,分配到相应科室,及时做好后台数据更新,并进行全方位、大范围、强力度的修改,去除繁琐的审批环节,删繁就简,对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进一步减证便民,去除不必要的证明材料,让群众办事“办的明白”。通过极限式精简审批流程和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实现当场接件、当场办结、当场领证,“立等可取”,群众办事更便利、更快捷。服务事项“流程再造”让审批服务跨向“高速路”。
  除了事项“流程再造”,还推出“对外服务流程再优化”。“即使是到了下班时间,我们也会为等待办理业务的群众提供延时服务,保证让群众不跑第二次,只要还有群众没有办理完业务,那么干部和工作人员会一直在岗。”杜涛表示,他们提升了窗口服务质量,着手准备窗口人员业务、礼仪再培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业务受理技能,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营商服务环境。做好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规范档案管理,及时将办理好的事项录入山东政务服务网;完善网上申报,确保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80%以上。在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上重下功夫,继推出“帮办服务”、“延时服务”、“容缺受理”、“预约服务”、“邮寄服务”等服务措施后,审批局将立足群众角度,善用群众思维,征求群众意见,集聚群众智慧,推出更多便民利企举措,为度假区办事群众提供如家人般的贴心服务。

  谭先生伸出大拇指向工作人员点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