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智慧+互联+协同,城市管理更聪明

  ◥商河县城市管理智慧平台。
  垃圾桶溢出后,系统会自动报警。
  系统报警后,环卫人员及时处理。
     随着城市管理职能的多元化,传统的管理模式治理面临困境,信息沟通成本过高,被动、粗放,突击式、运动式管理成为常用手段。因其方式粗放、手段单一,反复性、回潮率极高,一直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近日,商河县城市管理局聘请专业技术公司,建立起山东省首家集信息采集、案卷处理、视频监控、指挥调度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管理智慧平台。
  文/片 本报记者 李云云
通讯员 李小侠

“智能机器人”抓拍
12种违法行为实时监控

  3月25日下午3点前后,在商河县北纺(现宏业集团)附近,一处垃圾桶被杂物堆满——而在商河县城市管理智慧平台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图像立即定格,环境卫生违法处出现了一个红框。“我们的城市管理智慧平台运行后,垃圾桶内的垃圾只要超过桶的边沿,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商河县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说。
  而这,只是商河县“智慧城管”的一个缩影。近日,商河县城市管理局建立了综合性城市管理智慧平台,该平台由智慧城市管理视频分析系统、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路尚政企车队管理平台、行政执法办案系统四部分组成,是全省首家信息采集、案卷处理、视频监控、指挥调度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管理智慧平台,开启了商河“智慧城管”新模式。
  据了解,城市管理智慧平台系统作为创新的执法全流程一站式管理云平台,它具有自动识别抓拍功能。系统中的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管理视频分析系统)通过利用现有视频设备资源,24小时自动监测、抓拍涵盖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施工管理、突发事件等城市管理方面12种异常行为,并主动对视频信息进行智能分析、识别和区分,一旦发现城市管理违规情况及时报警。
  “在我们的执法中,通常会遇到一些取证难的问题。例如一些流动商贩,通常都是等到我们的执法人员到现场时,他们已经撤离。而系统24小时抓拍后,各种违法行为随时监控,改变了以往执法队员巡查、蹲守,相对滞后的传统管理方式,不但提高了城市管理全流程工作效率,而且节约了人力物力,大幅提高了城市管理非现场监管智能化水平。”工作人员如是说。
可视化智慧调度
实现“人物互联、立体感知”

  “北纺附近的垃圾桶堆满垃圾,请附近的环卫人员和环卫车辆,尽快去现场处理。”商河县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根据系统反映的问题,通过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及时与环卫管控中心联系,立即派出环卫人员前往处理。记者在城市管理智慧平台的大屏幕上看到,接到通知后,附近的环卫人员和环卫车辆迅速出动,垃圾清理完成,大屏幕上显示,该违法行为已经消失。从接到报警,再到人员出动,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在10分钟左右。
  “在路尚政企车队管理平台内,你就会看到我们的环卫车辆已经出发了,5分钟之内肯定能到达现场。”工作人员说道。当一辆环卫车启动作业,城市管理智慧平台就会收到信息。在电脑屏幕上,工作人员可以清晰查看到车辆的运行轨迹,也实时监测随车环卫工人的作业类型、时间和区域。
  而这一切则归功于可视化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据了解,基于“一张图”的扁平化指挥调度,利用GIS地理信息技术,将全域状况呈现在地图之上,全面呈现各个事件点的实时状况,充分整合人员、车辆、视频监控、物资资源;展示各系统运行统计数据;提供完善的操作管理流程。同时支持对车辆、定点视频点位的对接,在地图上清晰展示执法人员的位置信息,能够方便的自定义选择位置并对执法人员进行位置分享。
  “在所有报警的违规行为中,一些需要我们处理的,例如垃圾溢满等,我们及时处理,而对监控到的需处罚事项的,则自动进入‘网上办案系统’,并且具备了执法文书制式信息智能化自动填写功能,改变了以往基本信息每个文书都要重复填写的情况。有了这套系统,在审批办案流程上效率大幅提高,以前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传递材料的路上,现在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方便操作。”工作人员说道。目前,持便携式蓝牙打印机执法尚处于试运行阶段,一些简易处罚,即将告别“手写单”模式。
实时监测一线执法
打造智慧城管“升级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域进一步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复杂化,城市管理的空间范围和业务范围也不断地扩大和增加。由此引起的城管业务的增多与城管执法局的执法资源不足、执法手段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该系统的运用,则有效解决了此类问题。
  记者在监控中心看到,随着工作人员的切换操作,不同地区的监控系统不断出现在高清大屏上。洒水车刚刚经过商中路、商河县第二实验小学门口交通秩序良好、县医院两侧的垃圾桶即将放满垃圾,急需处理……“一张网”,商河县城城市管理问题尽收眼底。
  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系统可实时监测一线执法情况,在监测执法人员巡查轨迹的同时,监测到集中行动、专项整治、突发事件处理等信息,它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随时与指挥中心对讲,与所有持有终端人员进行实时群对讲,实时回传执法过程视频,相关负责人可以同时与单个、多个终端用户进行调度指挥。
  指挥中心内,一名工作人员演示了一个“智慧胸牌”,这个每一位环卫人员的“身份象征”,即将投入使用。以前都是人管人,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对环卫人员进行监督。通过这个“智慧胸牌”,可以实时掌握环卫工作现状和作业轨迹,对环卫工作中的怠工、缺勤等违规现象进行及时报警。“如果环卫人员出现身体问题,中暑或者交通意外,胸牌也会第一时间报警,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城市管理智慧平台系统程序软、硬件已安装完成,正在测试阶段,已与城区50多个综合执法监控设备连接,主要分布在商业区、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下一步将与公安、建筑工地等对接,到时可覆盖城区260多个监控设备,全面监测城区城市管理问题。该平台的运行将大大提升发现、处置、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动态、闭环、长效管理成为一种可能,实现城市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和长效化,而我们也将不断探索‘智慧城管’的新模式。”商河县城市管理局负责人许永政谈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