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已拆空,百年修女楼何处安身

两年前曾传言要平移,文保部门至今未收到报批方案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11日

  坐落在历山路47号院内的修女楼,周围已经拆空。
  修女楼内墙皮脱落了许多。
  近日,位于济南市历山路47号院内的修女楼因为周围楼房的拆迁逐渐显露了真容,此前曾有多方消息称该建筑所在地块因开发,修女楼将被平移,但至今未见动工的迹象。文保建筑平移需向文物部门提交方案,而历下区文保部门至今未收到关于平移修女楼的计划。
  文/片 本报记者 于悦
实习生 张娜

门窗破损墙皮脱落
文保牌匾也被摘下

  10日,记者来到历山路47号院,这里大部分房屋都已被拆除,周围圈起了围挡,地面也覆盖了绿色防尘网,而修女楼孤零零地屹立在这片工地的北侧。通过历山路上的工地入口一路来到修女楼门前,这座二层带阁楼的百年建筑从外观上看还十分坚固,但曾挂在门前的“文物保护单位”牌匾却不见了。
  修女院楼坐北朝南,门前停着几辆车,入口处西侧的墙壁上贴有黄色带有“此楼危险,禁止靠近”警示语的牌子,西侧距离门口较近的墙壁上还挂有“省级文明单位”的牌匾。在入口的窗户上挂有“山东省教育厅证书办公室”的牌匾,门上则挂着“山东教学仪器厂地块建设项目征收现场办公室”的牌匾。
  记者注意到,入口处涂有绿油漆的门上布满了裂痕,部分油漆也已脱落。进入楼内,可见一楼地上铺着小块的方形瓷砖,墙壁上白色的墙皮大片脱落,墙里面的泥土和水泥裸露着。
  楼内对称分布着房间,中间为过道,楼梯台阶是石头的,扶手则是木制,上面布满了灰尘。只有二楼东侧的楼梯可以上到阁楼,西侧进入阁楼的门紧闭,二楼和阁楼的过道都铺着木地板。
  记者看到,一楼和二楼的一些房间里还有人,房门较为完好,过道也较为整洁干净。阁楼过道积满厚厚的灰尘,并有沙发、木板等杂物靠在过道两侧的墙壁上,阁楼的房间无人居住,里面都布满了灰尘,墙皮脱落严重,窗户玻璃大多破碎,并且每个房间都或多或少堆积着一些垃圾。
周围楼房已成废墟
百年建筑露出真容

  这座修女楼全名为“历山路原天主教方济圣母传教修女会院”,2013年成为济南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据了解,该修女院在1908年由修女玛利亚在济南东关东圩门23号创办,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当时有房屋145间,占地17亩,设有织布、纺线等生产设备,1914年重修过。此处还一度为教会学校淑德女中,1952年并入济南市立教养院,1958年前后成为山东省第一革命残废军人速成中学分校的校舍,后来这里又作为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使用,最后成为山东省教育印务中心的办公楼。
  修女院原有教堂及修女院所管辖的安老院和孤儿院,其中教堂于20世纪90年代在城市扩建马路时被拆除。安老院和孤儿院创办于1908年,1914年后多次重修,现仅存这座二层带阁楼的灰砖楼房。据了解,修女楼所在的地块是山东教学仪器厂旧城改造项目,该项目自2017年5月17日开始冻结,今年3月份修女楼周边搬空的楼房开始拆除,让这个一直隐藏在院内的百年建筑露出了真容。
  其实在历山路47号院中,除了已被列入文保单位的修女楼,还有两座建于1950年代的老建筑,分别是礼堂和一排红砖建筑,虽未被列入文保名录,此前也有专家和市民呼吁保留下来。10日,记者在现场看到,靠近修女楼的东、南、北三侧都是一片废墟,历史照片中的礼堂已不见踪影,而位于院子东南角的一排红砖建筑则被拆了一大半,只留下一面墙体,看不出当初的建筑是什么模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