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创城征文活动复审结束

共征集到近500篇作品,10篇佳作获一等奖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11日

  评委们正在审阅参赛作品。
  扫码看视频。
  本报济宁4月10日讯(记者 汪泷) 日前,备受瞩目的“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题征文活动”进行了参赛作品复审。经过由6位专家评委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审,最终共有10篇作品荣获一等奖,20篇作品荣获二等奖,50篇作品荣获三等奖。
  据了解,此次征文活动由济宁市创城办主办,齐鲁晚报·今日运河编辑部承办。3月中旬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如雪片般汇聚到济宁市创城办。其中,既有笔迹稚嫩的小学生记录的创城身边事,也有公安干警奋斗在创城一线的事迹;既有花甲老人对城市文明程度提高的点滴记录,也有外地游客在孔孟之乡感受到的文明之风。
  短短半个月,共收到参赛作品486篇,涵盖了教育、公安、综合执法、卫生、城建、文化旅游、社区建设等众多领域。作品的体裁也是多种多样,既有诗歌、散文,也有小说、剧本。这些作品,都体现了近年来济宁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方方面面取得的成绩。
  “令人欣喜的是,征集到的许多作品都能够看到济宁市民对创城工作的认可、对创城意识的加强。”济宁市创城办宣传组组长、评审委员会成员赵磊评价,这其中有很多作品令人印象深刻,“一些从外地来济宁旅游的游客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的作品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自创城以来济宁市所发生的变化,这也说明我们的创城工作是实实在在、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复审结束之后,评审委员会共评审出10篇一等奖,20篇二等奖,50篇三等奖。接下来,济宁市创城办将对获奖者给予奖励。同时,齐鲁晚报·今日运河也将陆续刊发获奖作品。其中,优秀作品还将改编成剧本,拍摄制作微电影或微视频,通过多个渠道进行展播。



青少年的文字 彰显“文明之花”盛开 济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侯建
 □延伸阅读                     
  “刚拿到参赛的作品时,沉甸甸的一摞让人很是感动。”评审还未开始,侯建已经忍不住一页页翻看起来,每当看到好的地方,他都用笔记录下来。
  侯建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评审的过程中,他注意到很多青少年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虽然字里行间还有些稚嫩,但孩子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创城,却又别有一番意义。”
  说话间,侯建挑出几篇作品点评说,有的孩子记录下了父亲身为创城的一员,每天早出晚归战斗在创城最前线;有的孩子则写下了公交上让座、十字路口劝阻闯红灯等细微小事,“这些言辞都可以感受到,在我们的创城工作中,‘文明之花’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盛开。”

征文让更多济宁人 积极参与到创城中来 济宁市公安局宣传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张蕾
  身为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张蕾同时也是奋战在创城工作中的一员。所以当她认认真真的翻看着每一篇文章时,许多点滴细节都让她感同身受。
  “有一篇文章写到,家门口前的小路以前坑坑洼洼,一旁的垃圾箱时常清理不及时。但自从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小路变平整了,垃圾清运也及时了,一说起创城,周围邻里都竖起大拇指。”张蕾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其实在创城的过程中,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也正因为有许多工作人员、志愿者每天坚守在岗位上,市民们的生活环境才一天一个样,“所以我特别赞同用征文的形式才宣传创城精神,因为只有用笔记录下来这些创城瞬间,才能号召更多济宁人参与到创城的工作中来,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丽。”
      本报记者 汪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