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五指聚力”打出教育精准扶贫“组合拳”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11日

  山东省海阳市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先导性作用,严格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建立健全教育扶贫工作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不断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着力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按时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保教费、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低保家庭和残疾学生学杂费,确保“应助尽助”“一个不能少”。积极做好大学生助学贷款工作,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2018年为68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幼儿及中职生发放助学金963万元;投入资金235万元,为公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费提供秋装,育人环境更加优化。
  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以海阳市惠民利群实事为抓手,以“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校园足球行动计划、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特教提升计划、高中教育普及攻坚为重点,投资1.69亿元,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目前,新育才中学运行良好,新实验小学、实验中学主体建筑基本完工,新完成8处学校运动场地塑胶化改造、特殊教育学校提升改造工程,新建普惠性幼儿园4所,海阳二中教学及配套工程启动建设。
  持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加大教师招聘力度,新招聘152名教师全部充实到教学一线,签约5名山东省硕师培养计划在职研究生,招聘3名高层次人才,全市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得到了整体优化。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选派33名校长(副校长)、324名教师交流轮岗,选派151名教师支教送教、跟岗学习,全市30所城乡学校开展了结对帮扶,促进了校际间、城乡间教师均衡配置,激发了学校办学活力。
  健全完善特殊群体关爱体系。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控辍保学工作,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对辍学儿童逐一做好劝返复学。做好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工作,实行“零拒绝”“全覆盖”,让每一名残疾儿童接受适合的教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在各学校设置留守儿童关爱室,做好图书和阅览设施、计算机、亲情电话等设备配备,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阅读、亲情联络等提供场所和条件。保障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入学权利,就近安排入学,保障其奖励评优、公用经费和学生资助等享受同等待遇。
  积极构建职教精准扶贫机制。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落实中职学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帮助贫困生完成中专以上职业教育,加强就业创业指导,鼓励和扶持贫困家庭学生自主创业,优先推荐农村贫困毕业生就业,力求做到招录一个、成才一人,脱贫一户,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连续多年海阳市职校学生就业率达100%。
(通讯员 于明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