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中医精华 探西医精尖

海慈集团脊柱外科搭建完善治疗体系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11日

本报记者 台雪超 本报通讯员 谭华
  布满神经的脊柱,容不得一丝丝错神。身穿近30斤的铅衣高度聚精凝神,医生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这是海慈医疗集团脊柱外科手术室里常见的情景。集中、西医之精华,以治疗脊柱关节疾病为特色,海慈脊柱外科既有先进的中医非药物保守治疗措施,又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手术治疗手段及设备,在骨创伤,颈肩腰背疼,脊柱、关节病方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为岛城市民的健康生活温情守护。
  中西医结合特色技术省内领先
  看病少受罪,是老百姓的普遍心理,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总会有些问题出现,颈肩腰腿痛就是很多人甩不掉的老毛病。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科室,脊柱外科的医生们致力于用更简便廉验的方法减轻病人的疼痛。对于轻型的颈肩腰腿痛,采用中药熏蒸、中药溻渍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疼痛情况,在全市独树一帜。“以椎间盘突出3到5毫米的病人为例,一个疗程10天左右,疼痛就能明显消失,一个月,到科室进行中医治疗的病人就能有五六千例。对于不能耐受或者惧怕手术想要采取保守治疗的病人来说,根据影像学表现和个人的病症体征对症进行中医治疗,是很好的选择。”脊柱外科主任陈德喜说。
  科室还研制了苏红透骨散,配合治疗仪进行中药溻渍治疗,让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如果您也有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颈椎病、腰肌纤维炎、肩周炎、增生退变性关节炎、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不妨也到海慈脊柱外科来试一试。
对标顶级手术国际标准
  “外科技术的‘微创化’是目前的热点,也是治疗手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德喜透露,科室在脊柱显微镜下手术和椎间孔镜技术方面,都已经非常成熟。医生可以在5-10倍放大显微镜下清晰观察病变情况,获得极佳的直视手术视野,从而更加精确地追踪手术中的变化,操作时避免了椎旁肌的过度切开、剥离与牵拉,有效减少了医源性的肌肉损伤,对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椎间孔镜的切口不到1厘米,可以直接到达突出位置进行操作,病人损伤大大减小。“对于单纯的突出,可以采用椎间孔镜进行微创手术;病情发展后出现椎管狭窄,可以采用显微镜技术;复杂的脊柱骨折、颈椎手术,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还是需要开放手术,科室都可以成熟开展。”陈德喜说。
  作为海慈医疗集团“三优工程”的重要部分,脊柱外科与新加坡中央医院骨科合作建立了脊柱、关节病诊疗中心,代表着脊柱外科和关节领域世界最高诊疗水准的新加坡专家,每年两次到海慈进行手术展示指导和学术交流,将最先进的技术带到青岛,让科室医生得以近距离观摩高水平手术,了解最先进的理念和诊疗水平。4月18日至21日,来自新加坡的骨科专家将再次来到海慈,有颈腰椎、关节置换等需求的病人,可以到脊柱外科门诊进行登记,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
严谨扎实更有温度的管理
  每日查房对医生们来说再平常不过,但在脊柱外科,即便是轮班的休息日,医生们也都会在当天早上特地到医院看一下自己的病人,这不是科室的制度,却早已经成为了每一位医生的习惯。“休息日也要来看看病人怎么样了,如果病号稳定,一个小时就回去了,如果病人情况不好,有时候可能待一上午,甚至整天都待在医院,病人好转了自己就踏实了。”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巍说。
  科室还建立了陈德喜劳模工作室,医护人员的倾情付出结出累累硕果。科室在2005、2008、2011、2014、2017年连续五届被评为青岛市卫生行业中医重点学科,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中医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并建立青岛市重点中医研究室——脊柱退行性疾病研究室,遵循中医骨伤专业的自身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努力建设成针对中医骨伤科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深入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从而成为青岛市培养中医骨伤专业科技人才、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推广中医药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