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5.jpg<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11日


  提升贫困群众
人居环境

  本报4月10日讯(记者 隋忠伟 通讯员 董洪明)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岚山区结合美丽乡村行动和创城行动,不断改善贫困群众人居环境。组织各乡镇街道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区农村住房进行了危险性等级鉴定。对鉴定为C级、D级的全部修缮、重建。
  2016年以来共改造贫困户危房1095户,其中2018年改造危房184户,基本完成全区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此外,还对贫困村内、贫困户家附近的生活垃圾、交通道路、排水沟、废弃汪塘进行集中清理和整治,进一步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强化低保扶贫保障
  本报4月10日讯(记者 隋忠伟 通讯员 董洪明) 近年来,岚山区认真落实好低保、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政策和智障、残疾等特殊人群的救助政策,确保各类弱势群体收入得到有效保障。
  扎实开展贫困户生活困难排查工作,全面落实贫困户享受农村低保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社会福利、临时救助等低保政策,累计为贫困群众发放低保资金638.7万元。
蓝莓变身“致富金果”
  本报4月10日讯(记者 隋忠伟 通讯员 通讯员 张美娜) 陈疃镇是典型的农业小镇,紧紧依托日照水库、蓝莓采摘、海曲九龙湾、上蔡庄古村落、大圣花果山等优势资源,串点连线,积极探索环库乡村全域旅游。以稼盛农业、润禾农业、博园农业、兰香食品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研发生产蓝莓酱、蓝莓酒、蓝莓果干、蓝莓月饼等系列产品不断丰富。现如今,全镇的蓝莓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2万余亩,2018年完成蓝莓招商3000亩,其中沿石寨河、陈疃河新发展“莓香河畔”蓝莓基地670亩,总投资5300余万元,建设冬暖式大棚116座。
资产收益助力
孤寡老人吃上热乎饭

  本报4月10日讯(记者 隋忠伟) 在中至镇吴家官庄村,8名孤寡老人住进幸福院,实现集中供养,而供养老人的费用得益于村内的资产收益。该村冷库扶贫项目和农家乐整村推进项目年收益14.5万元,项目收益集体部分1.2万元用于互助养老。
  在中至镇,像吴家官庄村这种靠资产收益,保证互助养老长效运行的村庄有9个,全镇果蔬大棚、扶贫车间等各类扶贫项目60个,年获项目租金220余万元,其中用于开展互助养老的资金累计达5.8万元,基本满足日常做饭、互助养老站运营、护理员工资等费用,资产收益注入幸福院,孤寡老人高兴地吃上了热乎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