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空间”点亮闹市街头

里面有服务设施,无偿供市民使用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11日

  本报威海4月10日讯(记者 刘微) 在寸土寸金的威高广场,坐落着一个十平米见方的公益小屋,里面配有微波炉、饮水机、冰箱等服务设施,免费供商圈职工、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和市民使用。这是环翠楼街道商圈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的“共享空间”。
  小屋原本的“身份”是威高门窗的样板间。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样板间存在内部空间无人利用、宣传效果不佳等问题,按照“三联三服”工作要求和打造精致商圈的工作理念,经过一上午的探讨研究,双方决定把它改造成“共享空间”。随后,商圈党委又多方奔走,整合资源,逐渐给小屋增砖添瓦,从医院、文化公司等处拉来应急救援箱、文创摆件等“赞助”。同时,商圈还把自己家的书籍、书籍搬到共享小屋,注重提升党建文化软实力。
  3月下旬,共享小屋正式启用后,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体验。一名附近的商户说,“商圈帮大家把家里的客厅搬到了闹市街头”。就这样,原本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样板间人气大增,威高门窗销量也随之走俏。场地共享、资源共享、服务共享,环翠楼街道商圈党总支的共享探索,不仅兼顾公众服务的社会效益,也为企业拉动出经济效益,更为基层党组织的“三联三服”开辟出一条共享互动的创新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