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市场手段应对共享单车涨价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24日
 本报评论员 朱文龙
  继北京共享单车涨价后,广州的共享单车也迎来涨价。报道说,几大共享单车企业陆续将价格一致地调整为每15分钟1元,骑行1小时最高要花4元钱。不少网友感叹,骑共享单车的成本已经超过了坐公交车。
  对于多家共享单车的涨价,早在人们的意料之中,毕竟共享单车作为一种产品与服务,最终都得靠回报来涵养与维系,这是经济内在规律决定的。共享单车发展的前期是建立在疯狂烧钱和跑马圈地上。通过补贴来赢得客户,作为竞争的手段不乏合理性,但就长远而言则明显没有可持续性,尤其是在ofo陷入资金链困境之后,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此番几大共享单车平台先后宣布涨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被迫的理性回归。只要不是恶意涨价,都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无可厚非。
  但也要看到,对于这次共享单车的集体涨价,许多用户是不满意的。首先,用户对共享单车的价格比较敏感,他们能接受的单次骑行费用应低于公交车价格,后者通常是1-2元,共享单车价格比肩公交车,用户难免会感到不适应,心生抱怨;另一方面,企业在涨价之后,服务水平仍在原地踏步,这是用户所无法接受的。
  尽管如此,很多用户还是继续选择使用共享单车,原因就在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不完善。有研究表明,从轨道交通或公交站点到家的一段路程,理想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800米,但是现实中存在不少站点覆盖不足的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接驳交通保障,导致最后的步行距离过长,很不方便。而共享单车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人们的出行解决了大麻烦。
  共享单车的不可或缺,凸显了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在共享单车之外,探索更多的疏导方法,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比如,公共交通建设要跟得上城市扩张的速度,不然这个“一公里”打通了,新的“一公里”又出现了。此外,也应鼓励和支持社区巴士发展,彻底弥补“最后一公里”的空白。
  反过来,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完善之后,人们对于共享单车的依赖度会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也不敢乱涨价,只能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否则,便会被市场所淘汰。
  总之,共享单车的涨价是市场行为,奉行的就是双向自愿的原则,合则骑,不合则弃,不必过于在道德上对相关企业大加挞伐。我们要关注的是,单车价格涨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是否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以市场手段应对单车涨价,更合理,也会更有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