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峤山镇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选好“领头雁” 配强“当家人”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25日
  通讯员 单洪云 董仕彬  

  近年来,莒县峤山镇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注重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以服务保障全面脱贫攻坚为中心,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发展根基。
  落实责任精准发力
  从自身做起,带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细化党委、社区、村三级书记抓党建“三张清单”,强化“末位”淘汰机制,用工作实效检验抓党建成效。继续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回头看,抓好组织信访的调查处理,从快调查、从严处置,进一步夯实党组织书记责任。党委书记始终把落实基层党建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2018年主持召开党建专题会议16次,带头讲授党课4次,主持修订完善《扶贫工作问责办法》《招投标管理制度》等6项制度机制建设凝聚合力
,对41名镇村干部进行处理,有效推动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  按照“七有”标准,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升村级阵地建设水平。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把“入口”、畅通“出口”,保证每个村两年内至少发展党员1名,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议事?学习日”制度,通过外出培训、党性锻炼等方式,提升业务、锤炼党性。将扫黑除恶贯穿始终,对寻衅滋事、阻挠正常工作开展的,重拳出击,旗帜鲜明地为村干部撑腰壮胆,切实打造一支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建立“支部联系党小组、党小组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实现党组织服务群众无缝隙。
提升基层组织向心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入村调研400余人次,形成调研报告122篇,先后3次外出培训240余人次,化解小穆家村吃不上自来水等民生问题,干部服务意识增强。开展“四项基础工作”规范,完善村干部和党员档案,实施“共产党员家庭”挂牌,发放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17万元,为375名70岁以上党员发放生活补贴7.5万元,强化了基层组织向心力,夯实战斗堡垒。开展“两规范一提升”,老干党支部被评为“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
  落实抓党建主体责任,结合县委巡视,“举一反三”抓好扶贫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倒排正包”抓好后进班子整顿转化,新转化7个后进班子,培育13名领头雁,建设“峤山先锋”志愿服务队,打通沿曲柳河和牛庄阁子两条东西“动脉路”,镇驻地“两纵两横”框架拉开。消除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年内发展党员36名,吸收入党积极分子89名,班子成员抓党建主业意识增强。
加强基层组织内生力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投资260万元改造提升村级活动场所,其中新建6处,新打造大石头河南村党建示范点一处。实施建活一套产业、用好一支“第一书记”队伍、打造一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开展一次“四德”新风评选、建强一座堡垒的“五个一”工程,引领乡村振兴,助推脱贫攻坚。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继续深化“弘扬公心精神推动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挖掘现有资源,盘活现有资产,重点解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帮助各支部梳理一条以上增收路子,全镇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坚持先难后易、倒排正包的方式开展“弘扬公心精神推动乡村振兴”专项行动,镇财政增收800余万元,村集体净收入增加300万元;深化产权交易平台,招投标项目136个1600万元,收益类项目增收290万元,建设类项目节约182万元,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万元。



美丽乡村有韧劲 ——峤山镇改善环境提升驻地建设侧记
  通讯员 董仕彬  

  漫步在莒县峤山镇驻地大街上,感受着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井然有序的车辆停放,看着一条条道路宽阔干净,道路两旁的文化墙赏心悦目……村民们不禁感慨地说:“镇驻地街上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今年以来,峤山镇以“双落实年”为发展契机,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围绕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积极开展镇驻地提升建设,全面改善村镇环境面貌,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管理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打造环境优美、人口集聚、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美丽乡镇。
扩规模 强功能
彰显新城镇特色

  以规划为引领,绘制发展蓝图,坚持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小城镇整体规划,完成镇驻地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步伐,按照“两纵两横”发展格局,打通目前发展障碍,尽快改变“一条马路两堵墙”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城镇管理水平,注重精细化管理,建设以加速人口集聚、激发发展活力为目的,新建的农村社区向城镇靠拢,加速提升小城镇人气。参照东部新区风格建设,驻地可容纳人口规模为三万人。
理思路 鉴经验
破除旧格局障碍

  联合执法队伍对镇驻地秩序进行规范,清理沿街商铺小摊点及乱堆乱放杂物,规范车辆停放,对牛庄大集进行疏导规范,在3条街道划定固定摊位,镇驻地秩序井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大力拆除违章建筑。集中人员力量,组织机关干部、镇直部门工作人员、农村警务助理,拆除墩峤路东段涉及10户违法建筑建筑,道路由10米拓宽至34米,为商业发展创造交通条件;拆除驻地老党委院旧房104间,规划建设便民服务中心与新商业街,完成镇驻地中心商业区项目建设。搬迁商户,清理地上附属物,打通党委东部沿曲柳河两岸道路,东西道路贯通,形成一河两岸“风景交通带”。
改设施 优环境
提升居住吸引力

  进一步提升镇驻地居住吸引力,大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驻地幼儿园、中小学办学条件,新建教学楼,办公楼等,扩充学校容纳能力,为更多少年儿童提供优质教育;按计划进行卫生院改造提升,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投资600余万元对镇驻地实施改造提升。完成镇驻地弱电线路下地,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修补路面2300余平米,对镇驻地道路标线、停车位进行喷涂,共划定停车位800余个,有效改善了车辆乱停现象。大力推进镇驻地绿化美化,栽植白蜡、银杏树1000余棵,栽植红叶石楠、小叶黄杨等各类绿化苗木4万余株。铺设路沿石4800米、人行道3000多米、花砖6000平方,外立面粉刷8000余平米,镇驻地总体形象不断提高。
  目前,该镇集中力量,对镇驻地重点路段和区域实施整治提升,峤山镇墩峤路东拓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开启,拆除驻地中心建筑,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强力推进小城镇驻地改貌工作实现新突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