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受问政直击市场监管难题

外卖制作现场,炉灶垃圾挤一块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26日
  ◥网上看似“高大上”的外卖美食,竟然出自这样脏乱差的作坊。 视频截图
  高油高盐高添加的“三无”食品校园门口泛滥,网上高大上的外卖竟然出自脏乱差小店……25日,我省首档省级问政节目问政山东第9期播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受问政,市场监管领域多个难题、顽疾被提及。

  本报记者 张泰来 范佳

“五毛食品”
直接用手塞进包装袋

  节目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聚焦校园周边的“五毛食品”。这些食品口感往往辛辣刺激,甚至有不少是“三无”产品。
  短片中提到,诸城市龙都小学和龙都中学中午放学时,许多学生走进学校对面的文具店和书店。但大多数学生并不买书和文具,而是直奔店里的一个角落。这个角落的货架上全是售价在五毛或一块的小食品,其中不乏油炸面制品、膨化食品、辣条、糖果等“五毛食品”。从配料表可以看到,名为“肥牛卷”的调味面制品共有九种食品添加剂。
  短片中,记者根据一名为“蜜汁排骨”的“五毛食品”生产地址,来到聊城市莘县魏庄乡信庄一食品加工作坊。虽然这款零食包装精美,却来自一处没有任何招牌的院子。生产车间地板上有很多污渍,成堆的原材料摆在工人面前的长条桌上。而这种独立包装的食品都是由工人用手塞进包装袋,包装食品的工人并没有戴口罩,有的也只戴了一只手套。
  对此,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张永霞表示,感到非常揪心,对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怎么强调、严抓都不为过。“今天晚上我们会迅速研究,派出队伍督导当地严肃查处。该处罚的严厉处罚,该销毁的坚决销毁,该取缔的坚决取缔,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张永霞说,下一步要对全省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的拉网式排查,确保每一家店铺都有人监管。
看似高大上的外卖
竟出自脏乱差小店

  短片中还提到,济南长清区紫薇阁小区多家外卖商户大多都在小区内各个单元的一楼,生活住宿、炒菜外卖都集中在一套房子里。地面普遍脏乱油腻,空间狭小,菜品油品更是随意乱放,卫生状况十分不堪。然而就是这么脏乱差的环境,有的商户竟然还通过了当地卫生部门的认证。
  在济南市槐荫区明星社区菜市场后面的一条商业街上,中午11点左右,外卖人员已经聚集在了各个外卖商家的门口等待着订单,场面十分壮观。
  然而记者在一家比较火的外卖商户里看到,不足十平米的房间内,炒菜的炉灶、各种菜品垃圾桶,甚至点餐的电脑都挤在一起。一位厨师边炒着菜边把脏水倒在了刷锅的笤帚上,接着却用脏水浸泡的笤帚再次刷锅炒菜,而笤帚放置的地方满是污渍油渍,然而就是这样炒出的一道道菜打包后,通过外卖平台被卖给了众多订餐者。
  对此,张永霞表示,看到这样的现场心情非常沉重。“对于网络外卖我们也曾搞过暗访,组织了整治。对于今天曝光的这些情况还是让我感觉非常愤怒,说明监管措施还没跟上。我们将迅速派出督导组,对这些问题挂牌督办,督导落实好属地监管的责任。不管是平台的问题,还是入网业户、监管执法人员等问题,一查到底。”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也表示,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同时优化监管理念,比如可以让外卖平台像滴滴打车那样承担责任,从这个角度加大监管力度。他承诺尽最大努力进行监管。
  问政还涉及有关营商环境的问题。在枣庄市有一个饮料产业集群,在薛城区和驿城区分布了数十家中小型饮料企业,主要生产蛋白类饮品和各种风味饮料。随着气温升高,又到了饮料消费旺季,然而从今年2月份开始,这些饮料企业几乎在同一时刻全部停了产。
  多家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去年“3·15”晚会曝光了该市饮料产业存在标签混乱、仿冒侵权等问题之后,一批违规企业被关停整改,而其他企业也被勒令重新装修厂房,并且在2018年底换发了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今年的2月,市里整治虚假标识,这些企业又一次要求停产整顿。4月份,企业又被要求停产重新进行装修。
  也就是说,从去年3月15日至今,一年出头的时间里,40多家企业就被要求停工停产三次。许多企业直言,明年再这么折腾下去就真的没法干了。
  对于这个问题,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张永霞表示,从曝光的情况来看,这么短的时间三次停产进行整顿,是搞了一刀切,这样的行政不应该。张永霞表态,问政结束将派出督导组,到枣庄帮助督导当地监管部门对企业逐个进行分类调查,符合条件的扶持他们搞好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不符合条件的,还是要按照标准来加强监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