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跑一年”,如今“四五天”

审批提速,企业家来信点赞“济南高新速度”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26日
  ◤迪亚双创产业园效果图。
  ▲感谢信。
  “我们公司是济南高新区的一家民营企业,在济南市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为济南高新区点一个大大的赞……”近日,一封感谢信送到了济南市政府,写这封感谢信的是济南迪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冯玉国。他说必须要写这封信来表达自己对济南营商环境变化的支持,并让这种正能量助力济南的投资朋友圈越来越大。
  文/片 本报记者 修从涛

几天拿到所有证件
企业老总“没想到”

  4月17日,济南高新东区世纪大道南侧,20万平方米的迪亚双创产业园项目正在忙着施工。产业园项目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就拿到了土地证、规划证、施工许可证,并于3月20日顺利开工。“没请过一顿饭,没抽过一根烟,四五天内就拿齐了开工必需的各个证,的确是没想到。”济南迪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冯玉国难掩激动。
  之所以难掩激动,是因为此前冯玉国对济南的审批速度还停留在10多年前的刻板印象。2008年,冯玉国在济南拿地建设7.3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当时拿到土地证后,又跑了一年手续,盖了54个章,才开始开工建设。”
  对比10多年前的那次经历,冯玉国感叹济南的变化太大了。他决定要为“济南高新速度”点赞。就在产业园开工后的第二天,冯玉国给济南市领导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提到,产业园项目得到了济南高新区各个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要感谢高新区生命科学城工作人员,把我们的项目当作自己的事情,帮我们整理材料,陪我们办理各种手续。特别要感谢高新区规划土地建设局和高新区消防大队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他们廉洁高效、热情周到……”
流程再造多证齐发
让企业拿地即开工

  享受到高效审批服务的,迪亚双创产业园项目并不是个案。济南东部生态饮用水综合基地项目、中欧企业港项目、费斯托孙村工厂二期项目等都是多证齐发的受益者。
  实际上,济南高新区实施大部制改革后,通过流程再造,推出了一次办成,全区通办;免费代办;数据多跑腿,企业零跑腿;多证齐发,拿地即开工;免费邮寄服务,容缺办理;为小微企业代理记账等一系列惠企新举措。
  以“拿地即开工”为例。去年11月,依托高新区智能政务系统开发建设的“拿地即开工”受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共涉及9个部门、2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
  据悉,通过该平台,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项目单位办事成本,还可以杜绝体外循环、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在综合受理的同时,通过开展容缺受理、告知承诺、超时默认等创新举措,可全力保障工程建设项目早开工、早运营、早收益。
  冯玉国介绍,此次产业园项目比他预想的要早开工1年。他预计今年将有10万平方米的双创载体将竣工投用,这也为其提前抢占孵化市场提供了机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