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循环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探路者江保安

振兴不振兴,关键看农民腰包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26日
身边·人物
B06
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编辑:陈鸿儒 组版:李腾 校对:汪泷
编者按
  悦读不觉已夜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洗去一天的浮躁,舒缓的阅读灯下,这里有篇文章或许能拂去您心灵的微尘,能增加点梦乡的恬静。融媒时代,我们愿带上诚心和执著,俯下身、沉下心,采写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给您的悦读生活奉献“甜点”。
  循环经济还未成为热词时,菱花集团董事长江保安便带领菱花集团探索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在菱花集团的三个发展阶段,“变则通”是江保安和他的团队攻坚克难的法宝。也正是凭借“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菱花集团的“循环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再次迎来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专家的点赞。
  :
  本报记者 曾现金 晋森 
见习记者 孙逢辉 通讯员 田晖
  说一千、道一万
农民增收最关键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产业,产业振兴的关键看龙头,龙头企业的带动性强不强,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菱花集团的探索,在诸多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菱花集团有个60万亩现代农业种加销一体化示范项目,在这一平台上,订单契约、招农进园、返租承包等新词频繁出现,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模式。
  江保安说,比如招农进园,既解决了种田能手短缺的问题,也实现带动附近农民增收。这些种田能手用菱花有机肥种植的金乡大蒜、喻屯甜瓜、圆葱等,亩均收益2000多元。
  补贴少、农产品价格低、利润少,是当前部分农民不愿种地的直接原因。而菱花集团的订单契约模式,一举解决上述问题。江保安介绍,在土地流转中,每亩流转费按当年800至900斤小麦折算,种粮直补等仍归农户,农民还优先进入菱花新型联合体工作。而在另一种订单模式中农户也不吃亏,除了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外,集团以低于市场价10%以上供应优质有机肥、种子,以高于市场价5%左右的价格收购农产品,农民每亩增收400至500元。
  另外,菱花集团还通过对口帮扶、精准扶贫的方式,吸纳3000余名新型农民,其中2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小船”并“大舰”
组建产业联合舰队

  当前的农村土地流转有好有坏,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在部分县市区,个体户或合作社土地流转后,种植药材、姜等,因销路不畅、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双方人财两空,挫伤了农户的土地流转积极性。还有部分乡镇引进观光农业、无土栽培等,这种模式虽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很难进行大面积推广。
  “新时代的农业产业振兴,应是小船并大舰,组建农业产业联合舰队。”江保安介绍,菱花集团以现代农业种加销一体化示范项目为平台,先后与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2家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16家农业企业建立新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还与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员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国内外客商合作,打造跨区域、跨行业、跨界融合的新型产业化联合体,将循环经济延伸到海内外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融合是产业振兴的关键。菱花集团实施‘种、养、加、销、观’一体化发展,将农业‘新六产’链条连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江保安高兴地说,集团运用自主研发的40多项高新技术,改造嫁接传统产业,将工业废弃物转化为氨基酸有机肥、生物饲料,构建了“从农业种植到生物发酵、生物副产品,再到种植、养殖、生态观光”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新六产”链条中,种植、养殖为工业加工、健康食品生产提供优质原料,农作物秸秆又成了养殖饲料;生态工业、有机肥加工为种植、养殖提供肥料和饲料。优质产品进入高端市场,绿色生态产品做到“优质优价”。
科技无小事
优质优价仍供不应求

  科技在江保安的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分量。“科技无小事”,是他经常和企业管理团队强调的观点。
  菱花集团总经理助理、菱花农业研究院院长崔光军对此有切身感受。在任城区进行的水稻种植实验中,两地同等面积的地块种植同一品种水稻,其中一块施普通化肥,另一块施有机化肥,两块地的亩产量相差100斤,这就是最直观的印证。
  不仅如此,借助科技,菱花面粉面筋质含量34.6%—39%,大米氨基酸含量8.3%,远超常规农产品。菱花系列产品也进而实现了“优质优价”。“如果普通面粉每斤5元,菱花的面粉则卖到每斤12元。”江保安介绍,绿色优质面粉、大米的吨效益达到2000至3000元,尽管这样,这类面粉仍是供不应求。
  对于江保安和菱花集团来说,可用三个阶段来总结:1979年至1999年,属于拉长产业链阶段,主要实施农产品深加工;1999年至2009年,属于拓宽产业链阶段,主要实施产品结构调整;2009年至今,延伸产业链,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立企,作为新时代的龙头企业,菱花集团正构建“循环经济+现代农业+健康食品”的发展定位,联合加快建设“1113”工程,即100亿生态工业园、100万亩生态农业园、100亿健康食品园、300亿安全食品商贸物流园,打造绿色有机健康食品生产基地、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乡村振兴样板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