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保险业与市民沟通桥梁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26日

  本报记者 张建丽      

  近年来,菏泽保险业在菏泽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助推菏泽经济发展,助力当地民生和谐,辅助政府管理创新的能力不断加强。行业发展实现了突破性的飞跃,多层次现代保险区域市场体系逐渐完善。2018年,行业保费收入突破135亿元大关,总量全省排名第7位,年增长率为全省第2位。其中在支持服务三农发展方面,2018年,保险公司赔付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农作物冻灾损失1.03亿元,“温比亚台风”灾害1.29亿元,受赔亩数达到203.7万亩,赔付率达到217.39%。保险为广大蒜农提供的大蒜价格指数保险,当年赔付2.1亿元,赔付率880%。
  一般提及保险,必须谈灾难,谈生死,谈养老,保险是用来覆盖风险的,对讳谈生老病死的传统人群,这个话题有点“无情”。然而,国学大师胡适曾告诉人们“青年时期为老年时期做安排,健康时为患病时做打算,手头的余钱要长期储蓄,这样才能让生活无后顾之忧”。市民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
  齐鲁晚报今日菏泽保险专版的开设,刊发了一系列细致客观的报道,例如报道牡丹区年仅32岁的张某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骑电车意外摔倒受伤,抢救无效死亡。家里的顶梁柱不在了,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谁来照顾?多亏保险公司给原本支离破碎的家庭带来希望,将被保险人对父母和子女的爱延续下去,为其家庭带去一丝安慰等,引发广大读者共鸣。专刊搭建起一座菏泽保险业与菏泽市民沟通的桥梁,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保险,同时也让保险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市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