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伊朗石油出口,特朗普想一举两得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27日
本报记者 赵恩霆
  再过几天,到5月2日,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将再度面临一个关键节点。彼时,美国为限制并最终封杀伊朗石油出口而给予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的制裁豁免权将到期。
  从去年5月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到去年8月正式重启对伊朗制裁,再到去年11月启动第二轮涉及能源领域的对伊制裁,特朗普对伊朗可谓步步进逼。
  特别是第二轮制裁启动前,美国曾提前数月要求各国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在制裁启动的同时,特朗普政府在去年11月3日给予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土耳其、意大利、希腊和中国台湾地区为期180天的制裁豁免期。这8个国家和地区是伊朗石油的主要买家,其中,中印韩土意日6国的进口量就占了伊朗石油出口总量的77%。
  本来,2015年7月伊核协议达成后,对伊朗的制裁逐渐松绑,伊朗石油出口能量被释放,在美国制裁恢复之前,伊朗通过石油出口每年进账大约550亿美元。但美国重启制裁后,过去半年来伊朗石油出口量锐减,累计损失已达100亿美元。可以说,美国的制裁已经打到了伊朗的“七寸”。现在美国又宣布不再对上述几个伊朗石油大买家提供豁免,无异于将伊朗置于死地。
  当前伊朗手里用以反制的牌并不多。其一是伊核协议,伊朗之所以坚持留在其中并且按规定履约,就是想借此向坚持维护伊核协议的欧盟和欧洲国家要价和施压,试图开辟独立于美元的支付体系,但目前来看效果有限。
  其二便是霍尔木兹海峡。这条水道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出的唯一海上通道,该地区每年有超过7.5亿吨石油经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占海湾地区石油总出口量的90%、全球石油产量的五分之一及出口贸易量的三分之一。对伊朗来说,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还是可以兑现的。并且,历史上美伊交锋中伊朗也曾用过这一招。
  第三张牌就是伊朗比较具有威胁的导弹了。虽然伊朗长期遭受西方制裁,但凭借较为雄厚的国防工业水平,以及“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财力运用模式,其导弹的研发和打击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用伊朗方面的话说,其射程2000公里的弹道导弹可以覆盖美国在中东的基地和以色列。
  实际上,这三张牌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去年以来的制裁已经导致伊朗货币汇率暴跌、通胀率高达40%、贸易总量下降约25%。一旦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必然使其能源出口遭到超过现有水平的更大打击,引发国内更严重的经济危机。而封锁海峡必然会遭到美国及其中东盟友的反击,双方爆发摩擦甚至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将大增。
  如果美伊出现正面交锋的危险,意味着伊朗再留在伊核协议将没有好处可寻,退群然后重启超限的核活动将成为必然。这反过来又会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和恶化,冲突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剧。如果美伊真的一步步撕破脸皮爆发冲突,中东局势将发生可怕的颠覆性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执意全力打压伊朗石油出口,除了要遏制伊朗之外,还有借此扩大美国能源市场份额的小九九。借助近些年来迅速发展的页岩油技术,去年9月美国成为世界最大产油国。根据去年的数据,美国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占比约为4.1%,比伊朗的4%略高一点,排在全球第七位。此前,特朗普一直抱怨油价太低,而此次宣布不再给予任何国家制裁豁免权之后,国际油价应声上涨3%。过去两年来,特朗普四处推销美国石油等能源产品,包括要求中国、日本等国增加进口美国石油。显然,特朗普试图通过封杀伊朗石油出口,在沙特产能高位运行并寻求减产之时,创造机会让美国扩大市场份额,进而为美国传统能源行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巩固自己的重要票仓白人蓝领工人阶层。对特朗普而言,切断伊朗石油出口,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