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凡”的天皇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27日
  上图 4月17日,明仁天皇身着栌黄服参拜伊势神宫。 下图 走出大殿的明仁接受宫内厅官员奉上的代表皇权的“三神器”之一八尺勾玉。
  再过几天,日本天皇将完成近200年来史无前例的“交接班”,在位30年的明仁天皇将于4月30日正式退位,德仁皇太子则将于翌日登基成为新天皇。
  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国王和皇帝们都想着自己的家族可以“千秋万代”,但是几乎每个王朝都只存在了数百年即被新王朝所取代,唯独日本天皇家族是个例外——他们号称“统治”日本已经长达2000多年。这样的“奇迹”究竟是如何完成的?现在与未来,处境尴尬的日本天皇又将何去何从?

  本报记者 王昱

重要又不重要的交班
  再过几天就是日本新老天皇交接班的日子了,说来有些令人尴尬,面对这次两个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天皇退位典礼,大部分日本老百姓的关注点却不是这爷儿俩,而是即将到来的超长连休。
  根据日本人的过节惯例,如果节假日中间夹着一个工作日,该工作日也将休假。而明仁天皇十分“善解人意”地将退继位典礼选在了4月30日和5月1日这两天,导致今年4月末至5月初,日本将迎来史无前例的超长“黄金周”,即4月29日“昭和之日”、4月30日明仁天皇退位典礼,5月1日德仁太子继位典礼、5月3日“宪法纪念日”、5月4日“绿化节”和5月5日“儿童节”,再算上5月6日补休一天,其结果是日本人将迎来史无前例的10天超长连休假。
  事实上,4月26日是所谓“平成最后的工作日”,在这一整天里,所有日本人都在兴高采烈地盘算着怎么度过这个超长假期。一位在街头被采访到的上班族兴奋地告诉东京电视台记者:“能休这么长时间的假期真难得,实在是太感谢天皇陛下了……”
  不过,虽然口头上如此“谢主隆恩”,但大多数日本人并不真打算把假期用在与天皇同乐上。日本《每日新闻》的一份调查表明,对于如何度过十天假期,有高达53.4%的受访者回答将计划与家人出游,紧随其后的度假方式则是在家休息或回乡,而回答想参加改元、继位相关庆典的人只有9.5%。而稍早之前的另一项调查则表明,虽然有超过八成的日本人对即将退位的明仁天皇给予了正面评价,但表示“天皇存在很重要”的日本人仅有19%;认为“多少值得关注的”的人为51%;剩下的日本人对天皇的作用甚至有无,都报以了无所谓的态度,而且其中年轻人占据相当高的比例。
  讽刺的是,虽然天皇的存在感已日渐稀薄,工作却一点不轻松。2016年天皇首次流露退位之意时,曾表示自己身体条件“难以胜任身为天皇的重任”。刚开始不少人还以为这只是谦词,但后来的调查发现这其实是大实话。NHK电视台梳理各国君主的公务后发现,世界上第二忙的君主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由于英国和英联邦元首的双重身份,她每年要平均出席185件内外公务。而明仁天皇每年出席的公务件数居然高达613件,足足是英国女王的三倍有余。
  天皇为啥那么忙?看看他“退休”要办的手续就能略知一二。从3月初开始,天皇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退位仪式,其间要将神武、明治、大正、昭和等几个比较重要的天皇陵寝都祭拜一遍,还要参拜各地神宫,接见各界代表,对民众发表演说,这位85岁高龄的老爷子要忙活的大小各类事务超过百件,这当真是史上最难的一次退休。难怪有人开玩笑说,日本人的勤奋,是从天皇做起,明仁天皇就是日本最忙的上班族。
重要又不重要的历史
  公务繁忙却不咋受重视,天皇这尴尬的地位是咋来的?这就要说说天皇制那曲折的历史了。
  说起来,日本天皇的由来,其实极端类似眼下热播美剧《冰与火之歌》中坦格利安家族征服史的故事。据《日本书纪》的记载,最初的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血脉,受命统治“苇原中国”(即日本),这位天皇在北九州(日本最靠近中国的地区)起兵后,一路东征,如砍瓜切菜般将当地土著统统拿下,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建立日本。
  打仗如此生猛,早期天皇的地位当然不可撼动。但剥下神话的外衣,这样的功业在现实中究竟是如何达成的呢?很多考古学家猜测神武天皇一脉可能是来自中国或者朝鲜的“渡来人”,是依靠从欧亚大陆带来的“黑科技”对本地土著完成技术碾压的。这种“渡来说”似乎是对“神武东征”唯一靠谱的历史解释,所以在DNA检测技术发达后,发掘早期天皇皇陵测定其DNA的呼声就不时出现。可惜,这种动议统统都被日本宫内厅以“对天皇不敬”为名压了下来。
  “三皇五帝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真实的历史毕竟还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到了公元12世纪末,随着兵权被征夷大将军掌握,天皇被架空。如果按照中国的套路,此时就应该上演类似《三国演义》中曹魏代汉的禅让戏码了,但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此时发挥了作用。与中国拥有“中原”这个占据压倒性优势的中心地带不同,日本3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崎岖的山峦分裂切割成若干个小平原,形成数十个相对独立的“国”,没有一个区域的军阀有足够实力能号令天下,于是掌握军权的大将军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保留天皇作为招牌,日本开始不断上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这就是延续600余年的幕府时代。天皇在这段日子里不过是“政由葛氏,祭由寡人”的国家统一象征,日常生活用度都要从幕府将军那里乞讨,个别天皇在揭不开锅时还要卖字画补贴家用。
  时间进入近代以后,有赖于中国儒家大一统观念和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的传入,憋屈了600多年的天皇借助幕末“尊王攘夷”运动和其后的明治维新成功咸鱼翻身,当时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中明文规定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整个日本几乎都成为其私有财产。然而,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二战中日本军国主义的走火入魔证明了将天皇推到如此至高无上的神坛是要不得的,最后整个日本都要为其买单。
  从理论上讲,天皇作为日本二战行径的总负责人,战后理应被废黜,但当时占领日本的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遭遇了与八百年前幕府将军同样的尴尬——兵力不足。套用他对总统杜鲁门的抱怨,“除非给我70万驻军,否则废黜天皇将是个灾难”。于是天皇再次被利用了。按照现行《日本国宪法》,天皇的地位是“国家统合的象征”,换言之,就是吉祥物般的存在,没有任何实际权力,但却要摆在那里,装作他还在掌控整个日本的样子。所以,目前日本天皇公务中有高达60%多的活动都是祭典仪式,明明谁都知道这些仪式毫无实际价值,但所有人都要装得一本正经——谁让“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呢。
重要又不重要的未来
  好在,天皇制这款延续千年的“真人秀”眼下似乎到了返璞归真的时刻。2016年明仁天皇发表电视演说暗示自己不堪重负、希望早点退休之后,虽然据说包括首相安倍晋三在内的不少保守势力私下里曾抱怨天皇这样做不够“敬业”,但日本普通民众普遍对其表示了理解和支持,有八成以上民众表示政府应该尊重天皇意愿,赶紧让他老人家退休颐养天年——即便这种退位不符合那部死板教条的《皇室典范》。
  应当说,日本民众对明仁的这种“通情达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位天皇在位期间的表现。与他那位当了半辈子“现世神”后突然被逼着承认自己只是凡人的老爹裕仁天皇不同,明仁自登基之日起就是以凡人的姿态君临日本的:他有自己的爱好——打网球,虽然技术很烂,常被他妻子、“平民皇后”美智子打得落花流水;他有自己的学术方向——海洋生物学,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过论文;他还很亲民,在探访灾区时能像邻家老伯一样跪坐在灾民面前与其拉家常。这些行为拉近了天皇与平民的距离,加深了现代日本人“天皇是人不是神”的印象,既然是人,就应该休息,所以天皇退位是可以接受的。
  至于对未来天皇的期望,大部分日本人表示“并没有特别的”,紧随其后则是希望其“更亲民”,眼下即将接班的太子德仁很可能达成他们的这个愿望。据身边人透露,德仁早就“对千篇一律的庆典仪式感到无味,更想展现凡人的一面”,并公开表示:“在尊崇皇室职责的同时,我也希望能发现、履行符合时代的其他职责,做我们这代人能做的事情。”
  不过,就目前日本的形势来讲,德仁想彻底做个“凡人天皇”的愿望可能难以完全实现。毕竟由于千年的传统,日本的保守势力依旧强大,不少人仍然怀着与当年幕府将军类似的心思——想把天皇供起来当一张王牌来打。连现任首相安倍晋三都曾在公开场合仿照战前“古礼”高呼过“天皇万岁”,天皇要想像如今的欧洲皇室一样彻底走下被人利用的神坛,只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