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票》为什么没火起来

齐鲁晚报     2019年04月27日
  □张莹

  看到《猴票》这部电视剧很偶然,追《青春斗》的广告时间换台翻到的。《猴票》吸引我的是它的题材,还有王千源、刘奕君两位实力派演员,有一搭无一搭地追了几集,这部剧给我的感觉就像舆论之于它播出的姿态:不温不火。
  以猴票为主线,这部电视剧还是很新颖的。作为从集邮热潮年代过来的人,“80版”猴票的故事听到得太多太多。这枚邮票是生肖邮票系列的第一枚,又叫庚申金猴,它以大红为底色,图案采用黄永玉的“金猴”造型,由于是雕版印刷,票面猴身上的毛在阳光下犹如真的毛皮一般光彩熠熠。当初计划发行500万枚,最后得以发行420万枚,可见这枚猴票的精湛工艺。一张面值8分钱的邮票,目前的市场价格是1万多元,一整版80张,在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集藏文化博览会保利专场邮币拍卖会上,被一位买家以201.25万元的价格拍得。
  寥寥几句话介绍,猴票的故事之丰富,已经很让人好奇了。当初的420万枚猴票背后,有着多少围绕它的或悲喜、或淡定、或懊悔。电视剧《猴票》讲述的,就是一枚错版猴票的故事:上世纪末,北京印刷厂工人翦卫国,赢得厂花江明娟的好感。婚后江明娟发现翦卫国“骗”了自己,生下孩子后毅然离他而去。王美丽因为喜爱翦卫国的孩子翦峰,逐渐对翦卫国有了感情。工厂倒闭后翦卫国去开出租,王美丽拿出珍藏多年的绝版猴票,让翦卫国变卖后买房,带着翦峰一起生活。价值连城的猴票使翦卫国不敢随意出手,但绝版猴票现世的消息却引来不少人的垂涎,他们都要打猴票的主意。小小一枚猴票,令翦卫国和王美丽的生活骤起波澜,在金钱诱惑前,各色人物演绎出了世间百态。
  天价珍品,被各种觊觎,这是《猴票》剧情开展的必然因素,但未免又落入俗套:普通人背负价值不菲物品时的沉重压力,而贪婪的商人,却不择手段地掠取这枚邮票。该剧结尾时,商人烧了真的猴票,自以为绝世孤版的猴票被鉴定为赝品,而翦卫国阴差阳错找到了一枚猴票,正当大家讨论它的真假时,一句“不就是一张邮票吗”惊醒局中人——然而,作为猴票追捧年代的经历者,猴票错票一说闻所未闻,我好奇《猴票》如何将这一立意自圆其说,结尾用“不管真假不就是一张小纸片吗”的模糊处理,可见用猴票作为这部剧的主轴,只是一个噱头,编了一个小人物善良、有钱人为富不仁的故事而已,如此脱离实际,必然缺乏吸引观众的力度。
  每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影视作品,必能抓住生活中的热点、痛点和难点。就拿前段时间热播的《都挺好》来说吧,它善于多维度、多视角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引发了观众对“原生家庭”“老人赡养”等问题的思考。苏明玉“无情”背后,是极度渴望亲情、希望获得家人认同关爱的一面:嘴上说着自己与苏家无关,但在苏母去世后,主动为其办理后事;在与二哥吵架后回到老宅,独自回忆老照片;在大哥失业后,默默施以援手……结尾的和解,又回归了观众对人物温情的渴望,这样的剧情,是能触动人心的,真实、合理,又不乏观赏度。《猴票》欠缺的恰恰是这种对现实深究的逻辑,很难打动观众。
  另一方面,《猴票》的人物立不起来,虽然演员都是实力派,但人物过于脸谱化。翦卫国的小人物属性,自诩皇族后裔(爱吹牛),做了不自量力的事导致生活艰难,偏偏还有个貌美有情有义的四姐对他不离不弃。但撑起整部剧的小人物视金钱为粪土,为了挽救朋友甘愿把猴票拱手赠予,以至于连弹幕都在说有些胡编乱造了。这样的人设,即使最好的演员也立不起来,王千源和刘奕君之间互相明争暗斗,飙戏虽然很过瘾,但是由于缺乏关照现实的力度,很难让观众看“爽”。
  《猴票》没有火起来,是这个题材作品的很大遗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