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教师邹雪

一颗敬畏之心,换来学生爱戴

齐鲁晚报     2019年05月04日
2019年5月4日 星期六 编辑:姬生辉 组版:李腾 校对:朱熔均
专题
T03
  本报记者 贾凌煜

  “人品好、有进取心、爱学习、肯钻研、无私。”这是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副校长骆丽萍对邹雪的评价。在教学上,邹雪具备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理念,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执教11年,她从稚嫩的新老师逐渐成为了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她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同时,也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地积极引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工作以来,她作为北京大学全国基础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特邀培训专家,参加了广东省初中英语教材培训,在山东省“送教支教”活动中执教示范课,获得过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先后被评为“任城区优秀教师”、“任城区教学先进个人”。
  用活动培养兴趣
寓教于乐受欢迎

  在课堂上,邹雪喜欢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她说:“在我的课上,孩子们有时会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有时会表演情景剧,前不久我们还上了节烘焙课。孩子们提前准备好食材和工具,课上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介绍美食的制作过程,然后带上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像模像样地制作起了蛋挞、蛋糕、三明治等各种美食。有的孩子还为自己喜欢的老师私人订制了美食,用英语写了贺卡。”课后,有的孩子回家立即为父母做了一次早饭,家长们深受感动。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运用了新授语言,还沟通了与同学、老师以及父母之间的情感。
  据学生们说,在邹雪老师的课上,他们还能读到一些原汁原味的外国绘本故事。邹雪还组织他们进行绘本故事的表演,鼓励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合作绘制自己的英语绘本书。邹雪说,“近年来,我越来越重视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为此,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比如:21天读书打卡活动,共读一本书活动等。学生们通过不同的途径,阅读到了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他们拓宽了视野,学会了思考,爱上了阅读。”
  “近几年我外出学习的机会比较多,学到了新理念和新方法,我就在课堂上实践。”邹雪说。除了课外阅读,录制微课是她的另一个“杀手锏”。以前理科老师录制微课的比较多,邹雪尝试把英语学科的内容录制成小视频,方便学生们在课前或课后使用,取得的了良好的效果。正是这些不断创新的思路和实践,邹雪任教的班级,英语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
平等对待每名学生
倾囊相助年轻教师

  2017年,邹雪开始执教初一年级英语,开学刚一个月,她就因胳膊骨折,在家休养。她心系学生,用微信和学生们视频交流学习情况、给学生们答疑解惑进行辅导成了她最常用的工作方式。“学生们经常会给我发微信,询问伤情,渴望我早日返回课堂。那时,我刚跟这些孩子相处了不到一个月,他们的关心让她十分感动。”邹雪回忆道。正是这份真诚相待,真心鼓励,尤其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让学生们喜欢上了她。
  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邹雪的方法也不同。针对基础好一些的学生,她会多传授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提醒他们不要拘泥于课堂内的知识。对于学困生,邹雪会多花些精力,付出更多的关爱,虽然不担任班主任,她经常会和这部分孩子交流谈心,先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再解决学习中的困难。邹雪说:“人各有所长,孩子们也是。所以我能做到的是在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的同时,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和耐心。”
  邹雪现任初二年级英语备课组长,对组内的青年教师,她总是满怀热情,帮助他们提升教学水平。付老师是学校“青蓝工程”中,邹雪的结对徒弟。“平时,邹姐有空就去听我的课,发现我课堂上对重难点内容把握不大清晰,备课时只备份材,忽略了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她及时给我提出改进意见。”对于邹雪的倾囊相授,付老师感谢又感激。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如今付老师所任教的班级,英语成绩突飞猛进。
  说到此,邹雪坦言,自己也曾是年轻教师,一路走来,组里的老教师们,比如陈艳玲和胡红敏老师对她的帮助和影响非常大。参加各种比赛前,同事们经常跟着加班到深夜,一起备课,磨课。后来当组里的年轻老师有需要时,邹雪也是如此陪伴,“以老带新、互相帮扶,共同进步已经成为我们英语教研组的一大优良传统”。
  执教11年,邹雪凭借着对工作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得到了学生、家长、同事的一致好评。如今,她正努力向一名研究型的优秀教师转型。
  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英语教师邹雪。
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教师冯茜茜 甘为人梯,做好学生成长引路人
  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她让学生们爱上数学

  “数学本身是一门思维的学科,我比较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专业,冯茜茜侃侃而谈,她的教学特色就是把每一道题做到极致,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此,冯茜茜在备课上没少下功夫,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这一点,在学生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冯老师待人和蔼可亲,她的课很有感染力,总是能巧妙地解答各种疑问,循序渐进让人很舒服。而且,不局限于课本内容,经常拓展新知识,我们总是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是一名学生对冯老师的评价。
  一次,课堂内容是“立方体展开有几种方式”。冯茜茜没有直接给学生们答案,而是让学生们回家亲手做一个立方体,然后用不同的方法一遍遍展开。“我们分小组教学,学生在家里试验完,回到课堂上,小组内先探讨有几种方式,然后小组间再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学生们主动参与,积极性高,问题解决了,达到了理想中的学习效果。
  冯茜茜喜欢将课堂还给学生,在实践中,她切实体会到了“教学相长”四个字。“我备课时,通常得预设到课堂上会出现的种种状况,即便这样,还经常被学生‘惊艳’到。”冯茜茜笑着说,有时学生们的解题思路、方法竟是自己没想到的,让她十分受益。
  对部分学生来说,数学课是最头疼的学科之一。“我的学生,没有这种情况,可能是教学方法的原因,也可能跟我担任班主任有关系。”冯茜茜很自豪,她有自己的心得。
  数学课上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因害怕出错,从而不敢回答问题。“出错是一种资源。”这是冯茜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论是谁回答错了,都是大家的资源。带着这些鼓励,她任教的班级,学生回答问题很是积极,班级成绩优异。
平等、尊重每一位学生
当好孩子们成长引路人

  任教11年,从初一到初四,四年一轮,这是冯茜茜执教以来的第三轮,也是从这一轮,她开始担任班主任。
  “‘00后’们自我意识很强,有个性。”作为一名班主任,冯茜茜对学生的态度是平等、尊重,不居高临下,不试图控制学生。对待教育和学生的未来,冯茜茜一直怀有敬畏之心,努力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像一颗颗茁壮成长的小树苗,只有从这时扶正三观,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初一的学生比较好带,还有着小学阶段的天真活泼,但升入初二后,你会感觉他们好像在一夜之间长大了。”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冯茜茜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解决家长的烦恼,化解成长中的困惑,同时和家长们积极沟通,共建家校合力促孩子成长的新路径。
  肩头责任重大,忙碌一天下来,冯茜茜经常会满身疲惫。但回想起来,学生也常常带给她一些惊喜和感动。冯茜茜记得,刚当班主任没多久,自己嗓子疼痛说不出话,见此情景,学生们有的带来润喉片,有的带来冰糖梨水……时至今日,那股暖流,依然在心间流淌。
  每天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同事们见证着冯茜茜的成长。热情、耐心、真诚、低调、钻研、脚踏实地,这是初二年级部主任张福银对她的评价。“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容易使人倦怠,但她一直很有热情,可以说从教授转变到享受,这也许是她短时间内迅速成长的诀窍吧。”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副校长骆丽萍说。
  本报记者 贾凌煜

  “传道授业解惑,甘为人梯,所能享受的是辛勤付出后的满足感。”从教11年,冯茜茜对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感悟愈深。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她喜欢将课堂还给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学校初二(6)班的班主任,她坚持平等、尊重,严慈并济,扶正三观,当好学生们的引路人。工作以来,她担当奉献,多次执教市级、区级公开课,2018年在济宁市数学优质课评比中,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夺得桂冠。
  课堂上,和学生们在一起的冯茜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