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青年教师热情,打造互助同行团队

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多措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齐鲁晚报     2019年05月04日
2019年5月4日 星期六 编辑:姬生辉 组版:李腾 校对:朱熔均
专题
T05
  本报记者 姬生辉

  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名校,近年来不断有青年教师加入教学团队,为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蓬勃力量。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点燃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热情,是学校的发展之道。近年来,学校通过开展校本教研、“青蓝工程”拜师结对、“百名教师大家访”等活动,全力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和成长平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个人和团队。
  学校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教研。本报记者 张清直 摄
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 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沃土
“永丰大家庭”共发力,助推青年教师快乐成长
  23日,作为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的优秀教师代表,32岁的宋蓓蓓参加了任城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能手课堂教学评比。新颖的教学设计、全新的课堂体验,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此次参与比赛,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宋蓓蓓坦言,抽中课题后,仅有不足两天的准备时间,压力可想而知。“抽课题之前,学校分管领导和我所在教研组的同事们已经在学校等待。”宋蓓蓓回校后,大家立即投入到备课研讨、收集资料、课件制作等各项准备工作中。特别是学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组长陈红丽全程负责教学指导,并跟随参赛,为宋蓓蓓提供了强大助力。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张晓洁的感受同样深刻。“每周三下午4点到5点30分,是学校固定的教研组教研活动时间。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大家会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极大提升了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张晓洁告诉记者,除了每周一次的常态化单个教研组教研,学校每月还会至少举行一次校领导参与的多教研组群研。单教研组精研“小问题”,多教研组群研“大问题”,做好了教师教学中个性与共性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的提高。
  打造阳光互助同行的教师团队,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沃土,是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徐琪告诉记者,学校提炼出体现学校教学特色的“情智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智慧不断升华,促进师生情智共生共长,不断焕发生命活力。在此背景下,学校提出了“一培训、二结合”的校本研训理念,培养出一批“备课实、讲课精、批改细、辅导诚”的优秀青年教师。
  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积极倡导并引领每一位教师在“永丰大家庭”中成为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阳光地成长、幸福地工作。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36岁的语文学科教师高莹2009年入职,她执教的课曾获得省优质课二等奖,本人也荣获多项市、区级荣誉。在她眼中,各项成绩的取得源于学校“青蓝工程”的有效开展。“刚入职时,学校便安排我们与学校名师、骨干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师傅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的业务提升,从多重角度挖掘我们的潜力,并提出合理性建议。”如今,高莹也成为了师傅,永丰人的这种职业精神,也在一代代老师们之中传承。
  青年教师王美娟坦言,师徒结对已经内化为一种“永丰力量”,很多年过去,这种师徒之情一直存在并且越发坚固,“师傅”对“徒弟”的关心指导是长久的,更是无私和不求回报的,“能够加入永丰大家庭,对每一名永丰教师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在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资料室中,完好保存着历年来的《师徒结对责任书》,这是学校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的有力见证。学校明确要求,“师傅”与“徒弟”实行捆绑考核,并作为评优树先的一大标准,无形之中为老师们提供了动力。
  入职不足两年的青年教师马洪斌说,“‘师傅’不仅会定时抽查教案,还会给我们布置作业”。今年寒假,“师傅”便让马洪斌手抄了《论语》,并要求他熟练背诵。一个寒假的努力果然没有白费,新学期马洪斌便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将《论语》带进了课堂。为孩子们讲论语故事、带学生们背诵《论语》经典,已经成为他教学的一大特色。
营造良性竞争氛围,业务提升内化于心
  学校领导制定教师发展总体思路,营造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全力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如今,在每一位永丰教师心中,修炼内功、提升业务能力已经成为一种自觉。
  每天放学后,在学校专设的书写室内,总会有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身影。这源于学校为了加强教师们的基本功,将“三笔一话”即粉笔、毛笔、钢笔字的书写和说好普通话作为教师的必修内容。“书写室的位置非常抢手,有时候去晚了要排队。”青年教师马岩笑着说,学校不仅购置了一批小黑板,还安排了专业书法教师对大家进行粉笔字书写的指导。
  为提升老师们的普通话水平,学校牵头建了一个微信交流群。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大家自觉养成了一种习惯,“每位教师每天都会录一段自己的普通话视频,上传到群里,这是一种比较,更是一种激励。”青年教师王攀峰说。
  同时,学校还推出了“每日巡课”制度,对教师课前准备情况、上课是否及时、学生听课情况、课堂作业等进行抽查和指导。“如果说日常巡课追求的是教学管理的广度,那么推门听课追求的则是教学管理的深度,广度与深度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校的课堂教学效率。”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校长李均鹏说,学校要求业务领导每天都要听随堂课,强调做到有听必评。推门听课更多倾向于青年教师,让他们晒亮点,帮他们找不足,很大程度上助推了青年教师的业务提升。
组织百名教师大家访,向家长面对面“取经”
  ▲优秀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师徒结对。
  ◥学校组织“百名教师大家访”活动。 本报记者 张清直 摄
  结合济宁市教育局的“万名教师大家访”和任城区教体局“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推出了“百名教师大家访”活动,鼓励教师更多走进学生家中,向家长面对面“取经”。
  作为四年级三班的班主任,胡传秀本学期已到20多名学生家中家访。“现在通讯工具多样化,各班级都有家长微信群、QQ群,但是家访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更有针对性和意义。”胡传秀家访主要针对情绪出现波动、学习状态起伏的孩子,同样还关注班级内学习习惯好、成绩突出的学生。“我们班有名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习惯养成非常好,我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到了她的家中。”在和家长的沟通中,胡传秀发现这名学生的父母热爱阅读,善于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让她在班级管理上收获颇丰。之后,她还邀请这位家长在家长会上进行了经验分享,让更多家长受益。
  “每学期,学校都会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制定家访任务,并要求形成书面汇总材料。同时,我们大力提倡青年教师更要多家访。”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校长李均鹏说,学校要求家访工作“不作秀”、“接地气”,鼓励老师们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持续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与关爱。这在搭起“家校共建”桥梁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教育的认知,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