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家长课堂、家庭教育讲师团、学校开放日……

金乡县春城小学家校共建结硕果

齐鲁晚报     2019年05月04日
2019年5月4日 星期六 编辑:姬生辉 组版:李腾 校对:唐首政
专题
T13
  本报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刘海艳

  春城小学是2016年9月崛起于金乡县城区的一所崭新的现代化学校,自学校成立以来便创新性推出了家校共建新模式。学校以“1231家校共建新模式”,即一个宗旨、两个班子、三个团队、每学期一次“家长开放日”为指引,通过学校和家长共同发力,助推学生们全面成长,营造出了和谐教育、和谐校园文化,全面提升了家长满意度和学校知名度,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家长进校园
学校共建齐发力

  4月22日下午2点10分,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金乡县春城小学每周一次的“魅力家长进课堂”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拉开序幕。
  “孩子们好,我是金乡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一名民警,今天我带来的是一堂交通安全课。”在三年级一班的教室内,家长高玉平简单的开场白后,为孩子们上起精心准备的课程。PPT课件上一张张触目惊心的车祸照片、用动画形象展示的交通常识把孩子们深深吸引住,高玉平还刻意加入了提问和互动环节,引来班内孩子的积极参与。文明礼仪、书画赏析、消防安全……当日下午,47位家长走进学校的所有班级,为孩子们呈现了形式多样的课程。
  “‘魅力家长进课堂’是学校家校共建的一部分,每周一下午的第一堂课,学校47个班级会同步进行。”金乡县春城小学校长殷国磊告诉记者,“魅力家长进课堂”与每周一的少先队活动课有机结合,邀请广大家长走进课堂,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特长为孩子们授课,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有益补充。
  殷国磊介绍说,“魅力家长进课堂”采用各班级家长自主报名,准备讲授内容和多媒体课件,学校筛查审核的方式,合格后家长才可走上讲台。截至目前,学校已经举办14期活动。“家长们声情并茂的语言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很多课本外的知识。”
  在每天的上下学时段,春城小学的校门外都会出现众多身穿红马甲的家长志愿者,他们手拿小红旗,认真疏导交通,守护着每一名孩子的安全。孙秀芳便是家长志愿者团队的一员,“家长志愿者团队由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统一管理,我们轮流坚守在校门外,即使是在雨雪恶劣天气,也从没间断过。”孙秀芳笑着告诉记者,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内,家长志愿者团队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家长自愿加入,大家都为能够给学校和孩子们贡献一份力量感到自豪。
家校共引领
协同发展结硕果

  为便于家校共建工作的开展,金乡县春城小学成立了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形成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具体负责策划,大队部、政教处具体安排、部署、督促工作的方式。为系统开展家长工作,使学校与家长之间更好沟通,学校成立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成员素质高、能力强、善管理,充分发挥了“家校共建,携手成长”的桥梁作用,使家长学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殷国磊告诉记者,学校成立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家长志愿者和魅力家长进课堂三大团队,不仅邀请家长进校园、进课堂,还定期组织教师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多种方式与家长交流互动。
  春城小学语文教师孔丹丹是学校家庭教育讲师团中的一员,近日,她在学校的组织下走进莎岭社区,为近300位家长开展了《家庭教育误区》讲座。“大家听课非常认真,讲座结束后还有十多位家长围在我身边就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系统交流。”孔丹丹笑着说,通过和家长的交流,她进一步认识到了家校共建的必要性,自己在班级管理上也收获颇丰。
  同时,学校还每学期举行校园开放日、校长接待日、教师大家访,以及好家长、家庭教育专题征文、文明家庭、好爸妈等评选活动。“一直以来,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工作思路,确保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使之形成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推动家、校、社会精诚合作,使学校工作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殷国磊说。
  魅力家长进课堂。
非遗进校园,扎染开新花 金乡县春城小学让学生们爱上扎染
  学生展示扎染技艺。
  扎染进课堂
传统文化展现魅力

  4月22日下午3点,在金乡县春城小学扎染活动室内,墙面上悬挂着一块块不同图案的湛蓝色布块,装饰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30余名学生整齐地端坐在长桌前,认真倾听着春城小学美术教师、扎染项目带头人李莎莎讲授有关扎染的具体步骤。在她的教导下,孩子们完成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流程,将白色棉布用棉线缠扎,布面上隆起一串串“小疙瘩”。随后,同学们将扎成“小疙瘩”的布料放入染缸里进行染色,然后将布料拿出晾晒,再次展开时,棉布上浮现出千姿百态、韵味别致的美丽图案。
  “扎染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云南广泛流传,制作原理是用绳对织物进行紧固系捆后放在染液中浸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均,拆线后会呈现出意想不到的图案。”李莎莎在云南艺术学院求学时曾接触过扎染技艺,到春城小学任教后,她提出了“扎染进课堂”的想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扎染技术效果独特,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经引入课堂,学生们便深深爱上了这一传统工艺,并成为学校的特色”。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自己想要的作品。”五年级四班的王姝欣聚精会神地在白棉土布上创作,她告诉记者,之前曾跟父母去云南旅游时见过扎染作品,当时就特别想学,如今在学校就可以掌握这一技艺,并能够独立完成扎染作品,感到非常自豪。
非遗进校园
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意义在于开启了学生的兴趣点,以兴趣为导向,在孩子心中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春城小学校长殷国磊介绍说,金乡县春城小学以围绕“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主题,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时尚,把扎染作为艺术科目引入校园,增强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也丰富了校园的文化气息。
  为此,学校专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扎染艺术开新花”活动领导小组,组建扎染活动社团、成立扎染工作室、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扎染创作比赛等活动,并根据学生身心年龄发展特点,制订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的教学。同时,以扎染教学为重点,整体推进扎染进校园,并进行校本教材的创编,保障了每名学生都能掌握这一传统技艺。
  金乡县春城小学副校长李香梅告诉记者,在扎染课程的开设上,低年级以了解相关理论知识为主;中年级以缝、扎为主,进行动手操作;高年级以缝、扎、染相结合为主,创作出有一定艺术品味的作品,并进行展览参赛。
  扎染课程的开展,让学校和孩子们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广泛认可。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参加金乡县第一、二届中小学创客节和济宁市第三届中小学创客节,并获得济宁市创客节优秀组织奖。其中,学生姬贵仙的扎染作品《奎星湖风光》荣获金乡县十艺百名才童大赛才童奖,指导教师李莎莎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本报记者 周惠娇 通讯员 李莎莎

  看似无序的捆扎,随心所欲渲染的色彩,却展现出让人赞叹的美丽图案,这便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的魅力所在。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金乡县春城小学将“魅力扎染”拓展性课程引入日常课堂,使孩子们不仅在扎染技艺的学习中感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