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弩令,十二世纪的“伊核协议”

齐鲁晚报     2019年05月18日
本报记者 王昱
  眼下,美国正跟伊朗为《伊核协议》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围绕核武器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争议,始终是当代国际社会最重要的戏码之一。然而,你知道吗?早在近一千年前,类似的故事就曾在欧洲上演过,而位于故事中心的,是种并不起眼的冷兵器——十字弩。
  公元1139年5月20日,一纸加盖了教皇英诺森二世印章的教令被从罗马发往欧洲各地。在这封信中,英诺森二世痛斥十字弩是“魔鬼的武器”,称它“残酷、非正义并败坏人的道德”。基于上述原因,教皇宣布今后欧洲任何领主都不得将该武器用于“基督徒之间的战争”,违反者将被施以“绝罚(开除教籍)”。
  作为一种武器,十字弩到底犯了什么错,惹得教皇如此讨厌它呢?很显然,不是因为它残酷——但凡杀人的兵器,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有哪个不残酷的?似乎也不是它“败坏道德”或者不好用——请注意,教皇只规定它不得用于“基督徒内战”,至于拿去中东跟阿拉伯人掐架,教会却是持欢迎和鼓励态度的,这说明教皇本人对弩的杀伤力是很认可的。那他为什么还要禁弩呢?
  用今天的话说,十字弩之所以惹人心烦,无非是因为它是一种“逆袭神器”。在中世纪,打仗原本是一种技术含量极高的“专业运动”,培养一个合格的长弓兵或长矛手需要一年的训练,一名熟练剑士需要数年的训练,而合格的骑士则需要毕生的磨砺以及一块封地的供养。而培训一个十字弩手需要多长时间呢?不到一个星期!
  是的,作为一种原始机械武器,十字弩的扳机、滑轮等机械构造大大降低了其使用难度,任何普通农民经过简单训练都可以迅速上手。更有甚者,你连瞄准都不用学,由于机械让上弦和发射两个动作得以分离,很多十字弩手都会配备专门的搭档为其上弦,这个工作谁都可以干,只要有膀子力气就行。
  对当时的欧洲来说,十字弩几乎是一种“毁灭性”的技术创新。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名贵族骑士,自幼接受严酷训练,领主为了供养你为其效忠,给了你一块不小的封地,在这块封地内,你既是地主,又是法官、警察、行政官,你是支撑起那个社会的核心精英。而在战场的对面,站着一个手持十字弩的佃农的儿子,一个月前还流落在巴黎街头要饭。而如今,当你带着浑身武艺、骑士荣耀和精英责任感向他发起冲锋时,他接过同伴递来的十字弩,轻扣扳机,就把你撂倒在地,这是何等尴尬的场景啊!
  但是,如果你据此认为英诺森二世颁布“禁弩令”是在为腐朽没落的贵族阶级张目,就把他老人家想简单了。他这么做其实也是为平民着想——由于中世纪战争的专业性,战争本来是一项规模有限的“贵族运动”,但十字弩的发明大大降低了战争的门槛,使得大量并非“为战而生”的平民也涌入战场,这会造成战争的烈度和残酷等级迅速放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不是确实算一种“非正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呢?
  然而,英诺森二世的这纸敕令热乎劲儿一过就被人抛诸脑后了。在随后爆发的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军为了打败法国引以为傲的骑士们,大量使用了十字弩。当然,英国国王为了避人耳目,给自己留了条后路:他没有训练本国的十字弩手,而是花钱雇佣了城邦热那亚的弩手。
  不过,狡猾的英王还是没料到此举造成的另一历史大势——由于十字弩带来的战争规模扩大和雇佣兵费用的高昂,英王对手下贵族的效忠需求从服役转为重税,这个急转弯让贵族们无法忍受。于是才有了贵族们联手推翻英王约翰,逼他签订《大宪章》,限制其征税权。可以说,政府到底该怎么征税这个千年难题,最初居然是由十字弩引发的。所以在《大宪章》中,贵族们特意强调,“要把所有雇佣弩兵全部赶出英格兰”,如果不理解前因后果,你压根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而十字弩更大的影响,是刺激了欧洲盔甲技术的发展,当贵族们为了防御弩箭穿上更加厚重的盔甲时,另一种更为划时代的破甲武器——火枪的出现也就为时不远了。
  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总是远远小于他们自认为拥有的;而技术革新带来的变革,却总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