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还是不午睡也有基因调控

齐鲁晚报     2019年05月24日
  许多动物有白天午睡的习惯,气温越高睡得越多,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在午间的阳光下活动,减少曝晒和高温带来伤害的风险。
  美国罗格斯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果蝇体内有一个基因,它会在天气凉爽时被激活,抑制果蝇的午睡倾向,但对夜间睡眠没有影响。研究人员给它起名为“白昼清醒(Daywake)”。研究论文的共同作者、罗格斯大学的艾萨克·埃德里表示,“这个基因有助于行为的灵活性,即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躲避正午的阳光,但是在天气凉爽的时候多参与有益于生存的活动。这可能帮助这些果蝇走出它们在赤道非洲的老家,成功地在世界各地的温带地区繁衍生息。”
  该基因使果蝇能根据气温灵活调整日常活动,炎热时躲避午间阳光,凉爽时则利用这段时间觅食或求偶等。研究人员认为,果蝇祖先从赤道地区向温带扩张的过程中,这个基因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项发现还显示,动物的夜间睡眠和午睡由不同机制调控。
  研究人员说,虽然人体内不存在这种基因,但可能有着类似的生理机制。对人类来说,白天偶尔小睡对记忆和学习能力有益,但白天睡得过多会增加患糖尿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的风险。该生理机制在白天维持唤醒和休息状态之间的平衡,具有重要的健康意义。但是,科学家对这种动态监管背后的机制却知之甚少。
     (据《北京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