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抢救多名重病患者

50分钟,成功溶栓治疗急性心梗

齐鲁晚报     2019年05月24日
  医生在对心肌梗死病人进行抢救。
  众所周知,以胸痛作为首发症状的疾病中,常隐匿着一些致命性疾病,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最为常见,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时间就是生命,每一次救治,都是一场和死亡争夺的拉锯战。济阳区人民医院为进一步提高救治品质,争分夺秒地救治患者,“胸痛中心”在这里应运而生。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 通讯员 邢建龙 李雷

  打造二级医院基层版规范化胸痛中心
  4月23日,济阳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又成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一例,DtoN(由发病到溶栓成功时间)时间仅为50分钟。患者高先生因“突发胸闷、气短半小时”来院就诊,端坐体位,不能平卧,伴有大汗及气促,有濒死感,GRACE评分:214分,为极高危患者,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首诊医师石学庆立即发送心电图至医院胸痛中心工作群,中心专家成员迅速反应,展开会诊,CCU副主任谈金强立即指出患者发病时间短,处于溶栓时间窗内,并迅速指导床前阿替普酶溶栓流程。溶栓团队医师默契配合,密切观察,溶栓约50分钟后,患者胸闷、气短症状逐渐缓解,心电图显示动态改变,ST段明显下移并出现缺血型T波改变;溶栓3小时后,复查心电图明显好转,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命体征渐趋平稳。
  济阳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于2018年5月正式成立,旨在打造二级医院基层版的规范化胸痛中心。其间,著名专家亲临指导,规范胸痛诊治流程,对于各科室(尤其是内科系统)异常心电图进行会诊分析,提出诊治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医院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减少病死伤残率。
  自医院开始大力建设胸痛中心以来,心内科、CCU多次完成急诊PCI(冠脉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为多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挽救濒死心肌。
  多名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康复出院
  55岁的患者徐先生是来自西安的外地务工人员,既往有血糖偏高史,在建筑工地工作,连续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悸,开始时经休息能缓解,后来发作逐渐频繁且持续时间亦进行性加重。患者遂于5月2日到医院心内科门诊,心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永平主任,仔细查体后考虑患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向患者说明病情的危险性,建议患者立即住院。
  因医保不在本地、家属距离较远等因素,徐先生存在诸多疑虑,但经过李永平主任劝说,患者同意立即住院观察,同时积极联系家属前来。患者家属赶到时已是5月3日下午,值班医师仔细向患者家属说明患者病情,建议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患者冠脉情况、指导下一步治疗,患者家属表示同意。患者于5月4日早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术中示右冠中段100%闭塞。谈金强副主任医师为其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成功于右冠中段植入支架1枚,复查造影示右冠支架展开良好、前向血流恢复。现患者已出院,回访时徐先生十分感激。
  建立急性心梗医疗救治网络
  据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血液灌注,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者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
  而PCI可达以上要求,减少心肌梗死,从而改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急诊PCI能尽快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以使血运最大限度地重建,阻止损伤心肌进一步损伤,使心脏功能尽快、最大限度地恢复。需提出的是,急性期的AMI患者处于应激状态,心电活动不稳定,血流动力学也不稳定,这就需要操作者的技术更精湛、具有更高的处理急性事件的能力。
  多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成功抢救也体现了济阳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日益完善,心血管诊疗日趋规范,工作流程严谨优化,充分体现了医院胸痛中心“生命第一,争分夺秒”的救治理念。此外,胸痛中心还与各县(区)建立起了急性心梗救治网络,形成能够彼此结合、技术共享、快捷转诊的医疗救治网络,不断提高心脏介入诊疗的技术水平,让本区域内群众享受到分级、高效、优质、无缝的一体化健康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