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25个人工智能产业试点示范项目入选省级名单

力争5年形成500亿产值规模

齐鲁晚报     2019年05月24日
  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人工智能产业的雄厚基础。本报记者 修从涛 摄
  本报5月23日讯(通讯员 邱曼华) 5月13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公示第一批150个“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名单,济南市以39个项目领跑全省,分项数量及总项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其中,济南高新区共有25个企业项目上榜,占济南市的64%,位居济南首位。
  此次公布的“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产业方向共30个项目,济南蓝剑钧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网络安全智能破解芯片”、山东万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面向工业多元异构数据采集与智能决策分析系统”、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神思云脑认知计算服务平台升级产业化”等14家企业及项目入选名单。
  “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方向共120个项目,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端服务器制造智能化提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化智能制造项目”、山东锋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灌溉物联云应用系统”等11家企业及项目入选名单。
  公示信息显示,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的技术优势和“头雁”效应,促进“十强”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按照省政府要求,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组织开展了“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的征集遴选工作。通过组织十强产业专班及各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申报、企业网上直报等方式,经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了第一批150个试点示范企业和项目。
  依托齐鲁软件园为载体,当前,济南高新区已培育近百家人工智能企业,一大批产品和应用已经处于国内领先。下一步,为抢抓人工智能风口,济南高新区将依托齐鲁软件园规划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以政府引导、应用主导、市场培育、集群发展为原则,按照“双孵化器+双加速器”的建设思路,聚焦人工智能基础应用、关键共性技术等核心领域,打造集创新孵化、资源聚合、产学研转化功能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环境,推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实体经济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产业聚集和规模化发展。力争用5年时间,基地形成500亿产值规模,将基地建设成我省人工智能产业核心区和人工智能技术引领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