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一季度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

齐鲁晚报     2019年05月24日
  一季度,济南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50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7亿元,同比增长14.4%;金融业增加值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15.9%。固定资产投资预计148.4亿元,同比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7亿元,同比增长14.5%,收入总量列济南市第2位,税收比重91.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修从涛    
招商引资持续发力:
一季度签约项目22个

  一季度签约项目22个,协议总投资额402.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其中,正威国际光电集成集群项目、QX集成电路制造项目顺利签约,富能半导体高功率器件工厂项目提前开工。一季度,全区实际引进市外投资90.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5.1%;实际到账外资1.35亿美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2.9%。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量子信息产业规划获批

  全国首个量子科技和量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于3月8日通过市政府批复,量子科技千亿产业振兴计划稳步推进;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新增孵化企业2家,区内7家单位成功申报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与中关村信息谷、莱芜区合作建设“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产业园”,首批拟入驻15家企业达成落户协议。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新增市场主体4604户

  市场主体保持快速增长,截至3月底,高新区市场主体已达61107户,同比增长32%,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4604户,同比增长100%,其中新增企业3005户。简化商事登记材料,完善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注销便利化改革,简易注销由原来的45天缩短到20天;强化重点项目保障,为全省新旧动能观摩项目开展“零门槛”咨询服务,为费斯托、正威、领潮等项目组建专门的审批服务团队,“一事一议”“面对面对接”。  
城市建设品质提升:
装备制造小镇获批特色小镇

  中德企业合作区的中欧装备制造小镇列入全国首批15家典型经验特色小镇,为山东省第一家。围绕城市提升十大行动和全省观摩活动,完成费斯托、中德企业合作区、汉峪金谷等重要节点周边道路24.7万平米的绿化提升工程;推进裸露土地绿化及建绿透绿,完成8万平米裸土绿化,对全区约500万平米绿地实施精细化、规范化绿化养护管理;坚决推进拆违拆临,一季度拆除43处,4.23万平米。
民生供给更加完善:
百联奥特莱斯投入使用

  安置房建设有序推进,庄科安置房一期项目2290套,已发布招标文件,4月底单位进场;章锦五村改造项目(第三批)1030套,土石方施工顺利进行。
  提高商务服务民生水平,孙村百联奥特莱斯投入使用。完成武家安置区二期幼儿园、德润天玺幼儿园顺利移交,贤文学校、瀚玉城幼儿园等10余所学校不动产权证书完成办理。市传染病医院新建项目累计完成工程量约70%,东区颐养中心项目完成立项。



上一篇 下一篇